若你是战国时期的白起,当最后秦王要你自刎

简介

当时是暮年的白起,对上暮年的亲昭襄王。我感觉白起肯定是不想死的,因为没人愿意轻易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即使他已经行将就木了,他仍旧想求一个寿终正寝。但是亲昭襄王赐给他御赐宝剑让他自杀的时候,他还是自杀了。如果是我的话,我想跑,但是好像我跑不掉,我估计还得死。相比较之下,自杀反而成了最好的选择了。

为何要白起自刎

这个事得从长平之战说起。当时秦国攻占韩国的野王,韩国的上党郡变成了一块飞地,于是韩国国君准备割让上党郡向秦国求和。但是上党郡郡守冯亭却将上党郡献给赵国,以期望秦赵开战,以谋求利益最大化。赵孝成王在见到这到口肥肉时有点禁不住诱惑,在向平原君赵胜征求意见,君臣统一想吃下这口肥肉。于是赵国理所当然地接受了韩国的上党郡。

亲昭襄王哪受过这气,于是纷纷中派遣王龁率领大军进攻赵国。赵国派遣大将廉颇率军抵挡,在长平双方展开较量。面对来势汹汹的秦军,赵军初战不利,于是廉颇立马调整战略部署,开始进入防御阵地。

两军在长平这里一耗就是三年,期间耗的双方都是人困马乏。但是秦国的求胜意志更加的坚定,赵孝成王率先感受到了消耗战的压力,年轻的赵孝成王开始沉不住气,于是昏招频出。在求胜心切的情况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年轻的赵括换上老将廉颇,以期望能速战速决。

秦国在反间计得逞之后,隐秘将武安君白起送达前线,替换下将军王龁。白起首战巧妙地抓住了赵括求战心切的心理,佯装败退。赵括乘胜追击,率领大军倾巢而出,想和秦军决一死战,结果被秦军包围在山谷之中。赵括坚守数月之后,求援不得的情况下,发起自杀式突围,最终战死。

赵军惨败,武安君白起坑杀赵卒四十五万,一举摧毁了赵国的有生力量。

白起请求率军攻打邯郸

长平之战胜利之后,白起提出一鼓作气对赵国邯郸城发动进攻的建议,被亲昭襄王回绝。亲昭襄王认为此战秦国也损失惨重,贸然出击怕被其他诸侯钻了空子,加上范雎也怕白起屡立战功压自己一头,也向亲昭襄王建议修整之后再战。

一年后亲昭襄王命令白起率军攻打邯郸,白起不从。认为此刻赵国军民一心,出战必败。亲昭襄王直接派王陵率军前往。邯郸之战果然进行的不顺利,赵国向魏国、楚国等积极斡旋,请求援助。并且赵国军民一心,秦军在前方连连失败。

亲昭襄王再三请求白起怪帅出征,白起均阐明利害,表示谁去都不行。后来就慢慢地演化为,王让你去,你竟然不去。你心里还我这个王没有的问题。白起最后也是骑虎难下,他去了打胜了,讲不过去,秦王会说,早让你去你不去,也证明白起自己错了。如果打败了,秦王就认为他没有竭尽全力,依旧是个死。白起将自己处于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

秦王最终对白起失去了耐心,一封迁徙令将他赶出咸阳,但是后续又担心白起率军反叛于是又追赠一柄宝剑,让他自杀。白起最终自杀身亡。

我是白起我怎么办

如果我是白起的话,我貌似面对自杀的最后一步也只能如此了。因为那时候既没有军权也没有帮手。虽然我也不想死,但是为了自己的家人,还是自杀,以保留最后与君主的那一层面子不至于被撕破,撕破了脸弄个诛杀九族就不好了。

如果在一开始亲昭襄王提出去打邯郸之时,我觉得那时候还好操作,可以先答应秦王以求得好感,之后根据战争的进程再进行调整,毕竟战争谁也没办法保证次次胜利。该去还是要去的,万一能打赢呢。

结果白起直接拒绝让自己处于一个尴尬的处境之上,白起要面子,秦王也要面子。所以最终白起只能以死亡结束。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anshizx.com/watw/162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