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武安贾银台一张珍贵的照片

学第47期(总第期)

一张珍贵的照片

文/贾银台

壹新冠疫情泛滥的曰子里,防控形势严峻,宅在家中,甚觉无聊。于是,打开那厚厚的相册,浏览珍藏的一幅幅照片,深感人生如梦,渺如云烟。翻阅之中,目光停留在一张五十七年前小学毕业时,那张泛黄的和老师学友合照的一张照片上,顿觉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往事幕幕,呈现眼前。贰照片上,坐在中间的便是小学时任班主任杨巨祯老师。他高大的身躯,大眼浓眉,不苟言笑,神情凝重,但讲起课来一丝不苟、声如洪钟。教书育人在我们这一带名声赫赫,在学校一直在高年级任教,被誉为“把关教师”。由于他长相威严,性情严厉,不管那一届毕业班,再调皮的学生,一上课便如鼠见猫,规规矩矩,唯教是听。他虽然生性有威摄学生的条件,但从不暴粗打骂学生。他教学方式灵活,擅长因才施教。对后进生更是毫不歧视,常常课外无偿补课,开“小灶”,直到他(她)们学会为止。故此,深受学生爱戴。记得还是五年级时,那时村里没有通电,尤其冬季,学校增设晚自习,学生自带自制煤油灯,全班四十多位同学,每晚教室灯火点点,油烟浓浓,也不知什么是污染。即使如此,老师也不出课堂,在教室走来走去,巡视辅导,直至打响下课铃。就是这样的学习环境,我们也是乐此不疲,兴趣浓浓。我买不起煤油,便用扫帚梗串起几串麻籽作灯,麻杆绑上蘸笔头当钢笔,水溶墨水精,作业本正面写满用反面,寒酸至极。面对如此状况,老师非但没有歧视,反而在全班表扬我,说我勤俭节约,学习勤奋。三年下来,由于我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良,因此也和其它几位同学一样,深受老师偏爱和器重。小学毕业前正值困难时期,因当时粮食匮乏,老师身高马大,但因常吃代食,导致营养不足,腿脚浮肿。虽到这种地步,他也置自身于不顾,仍然严守师德,兢兢业业,坚守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我们就是在他孜孜不倦的教育下,完成了六年学业。学习期满,毕业离校之际,师生难舍难分,在当时照相还处于高档消费的情况下,拍下了这张珍贵的师生留念照片。一九六三年,我和其它几位同学顺理成章考上了区片中学。初中二年级时,突然听到一个不好的消息:因杨老师德教双馨,在群众中有威信,凡所教班级成绩优秀,因此受到个别小人的嫉忌,一九六四年,在一次教师整风会上,被冠以“资产阶级教育方式”、“片面追求升学率”,“有历史问题”等莫须有罪名被教育局除名后含泪返乡务农。在农村苦熬二三十年,直至改革开放之初,党和国家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他才沉冤昭雪,恢复名誉,补发工资,重回教育战线。但此时老师年事已高,工作两年后,便修成正果,光荣退休。前几年因病寿终正寝,驾鹤西去。但他的名字和事迹在十里八乡有口皆碑,已被家乡几代人传颂。叁再看照片,除本人外,老师身旁的三个学生,均为同窗密友。照片右边两位,一位姓何,一位姓谢。他们与我不同,除学习成绩优良之外,还活沷爱动。记得在放学之后或星期天,我们相结为伴,间或去田里拔野莱,间或藏到生产队玉米地里,偷吃尚未成熟的生嫩玉茭绝腹充饥,间或爬上高高的杨树掏鸟蛋,间或到后井坡清澈见底的水塘里摸鱼。生活虽苦,却充满乐趣。遗臧的是由于升学考试时的种种客观原因,他俩未能考取初中。但在改革开放之初,都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有的办企业,有的打矿井。广阔天地展才智,海阔天空任我行。但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前几年皆不幸离世,学友闻讯,悲伤万分。肆老眼虽昏花,照片看得清,老师左侧两位,即本人和密友何增友。小学时,我们关系甚密,志趣相同,校内学习互相帮助,彼此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校外如影随形,虽然不是同姓,关系胜过弟兄。最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村里不断唱大戏,售票进场,无票禁入门。我们家里穷,无钱买票,但都爱看戏。情急之下,我们练就了“跳墙头”的本领。每晚大戏开演之前,我俩相结为伴,绕到剧院侧墙之下,攀墙蹬凹,腾空一跃,便进入剧场。其时值守人员虽常有发现,但谅我们是少年孩童,也不予追究。就凭这种伎俩,看了不少古装戏剧,领略了不少戏剧和历史知识,养成了后来的业余爱好。升入初中后,我们关系更为亲密。当时学校距家乡八里之遥,上学下学全靠步行,中午自带干粮,求学生活也非常艰苦,但我们毫不怕苦怕累,早晨赶点上学你追我跑,午后放学勾肩搭背,调侃嘻笑,尽管走音跑调,还不时吼上几嗓子歌曲,快乐之情,溢于言表。一九六六年,全班学生学业期满,个个踌躇满志,准备冲刺高中,不承想文革风暴骤起,我们的理想成了泡影。所幸当时空军院校到学校招收飞行员,经过文化考试,体检政审,全班五十多名学生,唯有增友全面合格,被招录到部队,成了一名光荣的空军飞行员。余者,则响应号召,到农村广阔天地经受煅炼。自此,我们劳燕分飞,各奔前程。此后几年,我每当看到天空有飞机飞过,脑海便呈现出他的英姿幻影,羡慕得简直无地自容。由于部队军纪严明,尤其飞行员,更不能无故与外界联系,所以,三十多年彼此隔绝,杳无音讯。直至二00二年,老同学服役期满,告别了他驾驶的战鹰,脱下戒装,光荣退休。国家给予了优厚的待遇,人身有了充分的“自由”。但他退役不退志,解甲不休闲,又重新恢复了昔曰爱好,到石家庄市业余京剧团当了一名高龄乐手,充实了自已的业余生活,为弘扬国粹继续发挥余热。前几年,我和增友几经周折,终于又恢复了彼此通讯。两部手机又让我们恢复了中断多年的友谊,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anshizx.com/waqs/1308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