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市首例直升机医疗救援整个过程仅用2

打造“地面+空中”立体救援模式---武安一院医院航空医疗救援中心

年4月11日上午,武安一院举行航空医疗救援中心成立及签约、启动、演练仪式。此次活动旨在打造立体救援体系,为广大患者赢得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推动武安市航空医疗救援事业的发展。武安市政府副市长马晓斌、上海金汇通航公共事务总监王淑萍、武安市卫计局局长李胜利、武安一院院长郝保乾、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武安分公司总经理何瑞明、武安市政府应急办副主任任燕涛等出席并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此外,武安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武安一院中层以上干部和医护人员共计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会议由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郝中生主持。上午9点,大会准时举行。郝保乾致欢迎辞。他说:“此次活动是我院继年与北京急救中心建立航空医疗救援合作后开拓的又一平台,也是我们急救能力‘插上翅膀飞’的再次起航。空中救援是现代医学救援发展的新方向,在与死神争分夺秒的生死时速中,它打破了地面交通的限制,对于挽救生命增添了新的助力。此次能与上海金汇通航进行合作,打通了急救绿色生命线,不仅是武安一院的大事,更是整个武安地区百姓的福音。通过本次活动,将极大提升武安地区的应急医疗救援能力,为百姓健康保障作出应有的贡献。”接着,王淑萍及马晓斌先后讲话。王淑萍在讲话中说,此次上海金汇通航能与武安市众多政府部门联合打造航空立体救援平台,为推动武安市医疗救援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我们感到十分荣幸。这既是政府、社会以及合作伙伴对我们的充分认可,也是对上海金汇通航未来发展和成长的鞭策。此番合作必将推动武安市多元化医疗急救、城市救援的发展,拓展政府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保障的全域合作,让高端的航空救援服务惠及广大人民群众。马晓斌指出,武安一院作为武安市医疗行业龙头,在医疗救援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此次与上海金汇通航合作成立航空医疗救援中心就是具体体现,医院的前列。它将开通武安空中救援绿色通道,打破地域间距离的屏障,实现对需要快速转运的严重创伤、突发脑血管疾病等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空中急救转运。希望双方以此为契机,加强合作,为建立完善武安市医疗救援体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好驾、护好航。任燕涛向王淑萍颁发了将上海金汇通航纳入武安市应急救援体系的授权函;郝保乾与王淑萍就武安一院联合上海金汇通航成立武安市航空医疗救援中心战略合作协议进行了签约;王淑萍代表上海金汇通航向武安一院授予“直升机医疗救援保障单位”牌匾,郝保乾接牌。随后,双方共同揭开了“武安市航空医疗救援中心”的牌匾。最后,与会领导到台前共同按动“武安市航空医疗救援中心”启动球!这标志着武安一院与上海金汇通航联合成立的“武安市航空医疗救援中心”正式启动。签约启动仪式后,演练正式开始。与会领导及参会人员在学术报告厅通过现场直播的方式观摩了此次武安一院“空中”与武安市活水急救站救护车之间的转运患者实战演练。演练模拟场景为:患者张某,男性,55岁,在马店头村突发心脏病,武安一院立即派区域定点急救站——活水急救站救护车到马店头村接运患者。考虑到山区修路交通不便,以及患者病情较重且救护车救助时间较长,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时进行有效救治,武安一院同时启动与金汇通航的空中救援联动机制,派直升机前往京娘湖停车场实施空中救援,接应并搭载病人紧急送往武安一院导管室,同时开通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在直升机搭载病人即将返回到武安一院时,与会领导及参会人员来到门诊楼前现场观摩直升机降落后患者被送往导管室的演练流程。此次演练,启动直升机救援仅用20分钟,而使用救护车从活水乡出发到马店头村接上患者再到武安一院需要两个多小时。在演练结束之际,院前急救突然接到紧急求救电话,在长寿村旅游度假的一患者因胸痛不适急需救治。由于西部山区正在修路,若用地面救护车转运来回最少需要2个多小时,而病人病情严重,不宜长途颠簸。院长郝保乾当即决定,使用刚刚参加完演练的直升机进行空中转运。变演练为实战。按照既定救援流程,仅用22分钟患者顺利进入武安一院急诊科进行抢救......据悉,武安航空医疗救援中心成立后,武安地区百姓可以办理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武安分公司提供的“金汇救援贵宾卡”,一年费用元,一天只需要一块钱,提供全年无限次院前急救服务。

如果您身边有新鲜趣闻乐事

请积极投稿给我们:wawxbgs

.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anshizx.com/waqs/130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