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美食马店头月饼最是家乡味道

  

  全球共此时。

  位于武安深山的活水乡马店头村,空气中满是香甜。

  每逢中秋佳节,中国人心中的那份情愫便强烈地涌动起来,他们期盼团聚,遇见美好。月饼便成为代表团聚和美好的最经典美食,在人们手中传递表达。

  初秋时节,走进一个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同时也是一个美食工厂。马店头胜利食品厂的月饼,到现在已经30多岁了。30多年前,一个叫做贺王书的小伙子骑着二八大梁自行车,车座后面两边挂上两个大篓子,装上他做的饼干,开启了美食之路。

  为了做好食品,贺王书还专门到石家庄和郑州学习。“那个时候的路哪儿有现在好走,冬天骑着车子到上团城卖饼干,回来袄都湿透了,太辛苦了。”一旁贺王书的老伴儿说起了当初的种种不易。

  30多年来,贺王书做美食的地方几经更换,美食工具也不断升级,但贺王书对美食的那份坚持和细致却一点都没有改变。

  买来的葡萄干和坚果等可以直接使用,但贺大爷还是要专门挑拣一遍。用贺大爷的话说,这是往嘴里吃的东西,绝对要干净,保证口感。   每年一进入七月,贺大爷家里就开始忙起来,准备馅料,熬好糖稀,前期工作都要做好。到了月饼销售的高峰期,很多从邯郸和武安城里的人慕名而来,将成箱成箱的月饼拉走,再将他们快递到更大的城市。   贺王书父子一直很骄傲的,是他们的月饼完全纯手工打造。

  做月饼,首先在饼皮。贺王书熬的糖稀堪称一绝。糖稀和食用油一起和面,可以让饼皮变得色泽金黄,口感酥脆,还不会太甜腻。

  瓜子、花生、芝麻、葡萄干、桔丁、瓜丁、山楂丁、青丝、红丝还有食用油和白糖等十几种配料混合到一起,便成为手工月饼的馅料。   馅料掺好,两位大姐手拿模具,将馅料打成一样大小,便被输送到正在下剂子包月饼的“姐妹团”跟前。案板前,围坐的大姐们一起说说笑笑,有的下剂子,有的包月饼,面团在两只手之间舞动片刻,馅料就和面团完美组合。另外两位大姐,手拿模具,将面团一压一倒,放置烤盘中,静待入烤箱。

  十几分钟的功夫,一锅又一锅新的月饼出炉。另外一间屋子里,早已变成了“月饼屋”,长长的案板上,一直拐至墙角处,全部是做好的手工月饼。焦黄色的饼皮,包裹着十足的馅料,咬上一口,秒回小时候。

  离开的时候,一锅锅月饼还在不断新鲜出炉。刚出炉的月饼余温尚未褪去,散发出的香味和月饼馅的甜味在空气中不断挥发,大家被包围在一片甜甜的空气中。   没有那么华丽的包装,也没有机器工厂里的整齐划一,马店头的手工月饼,独有的是那份最真挚朴实的家乡味道。贺王书父子■文字:郝元■图片:郝元万菊飞■视频:郝元■编辑:姚进■责编:万菊飞■编审:郝元

分享→点赞→在看小编都想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anshizx.com/waqs/1301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