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修7年,千年白塔变斜塔,保护
在内蒙古赤峰,距今约有年历史的武安州遗址辽代白塔,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这座白塔破损严重,墙体开裂,生出上百个黑孔,并且不时有砖块掉下,导致塔基下陷、塔体倾斜,随时面临倒塌的风险,急需尽快修缮加固。
据当地民众说,由于这座白塔历史悠久,人们对它很是看重,逢年过节常有人来这烧香烧纸,每年的腊月到二月二,都有很多外地人专门开车来参观白塔。
最近几年,因为降雨较多,再加上风吹日晒,白塔周围又没有遮蔽的建筑和植被,白塔外墙体的裂缝明显变多变宽,如果遇上暴雨或者地震就塌了。除此之外,人为破坏也是导致白塔破损的原因之一,上个世纪,很多当地村民由于贫穷,便撬白塔的砖回去修建兔舍和猪圈。
据了解,武安州白塔的加固工程项目,早在年就已获得批复,但一直停留在纸面方案,并未真正实施。但当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干部称,其实,白塔的修缮计划最早始于年,如今纸上修了7年,千年白塔变成了斜塔,问题相当严重,让人担心。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就武安州辽代白塔修缮滞后事宜发布通报,称工作组已于近期到当地考察,对白塔破损处进行排查,商讨修缮方案,拟采取临时稳固措施保护白塔,现已明确于5月开启白塔修缮工程。
文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者,记录了不同时期人们的社会状况和意识形态,对于人们认识历史和发展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现代社会宝贵的文化遗产。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非常多,其中很多文物已流传上千年。
文物的保护和修缮一直都在进行,年播出的一个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引起了人们对文物修复工作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anshizx.com/wany/16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