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懂人性有多重要悟透这个思维,让你免遭陷
人类历史的长河流淌了几千年,很多东西都发生了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什么呢,是人性,很多时候你只要把人性给搞透彻了,无论是做事还是处理人情世故,都能够手到擒来。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的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性,你把它搞透彻了,很多时候你能够更好地利用他人,而且使自己能够免遭算计。
这个人性是什么呢?其实是出自孔子的一句话:
叫做人们都“不患寡而患不均”。
什么意思呢?其实非常容易理解,我举个例子:
比如说你和另外3个人一起去工作,工作完了之后,如果大家都拿到了块钱的工资,虽然不多,但是大家也都能接受。
但是如果其他三个人都每个人拿到了块钱的工资,只有你拿到了块钱,这就出问题了,你内心就会非常难受,觉得自己被不公平对待了,心理不平衡了。
这就叫做不患寡而患不均,大家都少一点那没关系的,但是我不能接受的是只有我一个人少,其他人都比我多。
我知道读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说,老师呀,这个人性我知道呀,耳熟能详了。
我告诉你,你所谓的知道并不是真正的知道,你只是听说过而已,你没有用心去深度思考过里面的逻辑。
白起之死我讲过很多遍对不对?其实为什么白起那么厉害一个人,最终却被自己的大王给赐死了呢?这里面就有这个逻辑存在。
当时虽然秦王让白起去攻打赵国,去请了他两次,白起都装病没有去,秦王仍然没有杀他的心,只是把他从武安君贬为了普通士兵,让他出城,因为这个白起,毕竟为秦国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为什么后来秦王又决定要把白起给杀了呢,是因为秦国的另一个大臣:范雎。
他向这个秦王进谏说,白起这个人能力非常强,一生没有打过败仗,可是这次因为受贬,对大王心里有一点怨恨,这是非常可怕的,万一他被其他诸国高薪挖走了,那我们就多了个强劲的对手。
所以秦王一听,就把白起给杀了。
那为什么同朝为官,这个范雎要对白起背后插刀呢?
这里面呢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因为当时长平之战的时候,秦国攻打赵国打了很久都攻不下来,所以这个范雎就用了一个计谋四处造谣,说赵国如果想要胜利,就得派这个赵括为将军。
赵王听了之后,就真的命赵括为将军,换下了廉颇,去跟秦国白起对打,结果没几个回合,就被打败了,秦国大胜。
所以范雎就觉得长平之战的胜利,有很大一部分功劳是属于自己的,可是秦王在分封的时候赏赐最多的是白起,所以他心里就不舒服、不平衡。
第2个因素是当时范雎和白起同朝为官,还可以分庭抗礼,但是一旦白起攻打赵国,再次取胜之后,那功劳就大得多了,范雎害怕到时候朝堂再无自己的立足之地。
所以各位,白起是为什么死的,就是因为他不懂这个人性,他还没有把范雎当敌人,但是对方已经因为“不患寡而患不均”,对他有意见了。
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叫做,一个人能力再强再优秀,这还不够,一定要对人性这方面有深刻的认知,你才能够活得更好,取得更大的成就。
让我再多说点,让你对这个人性认识更深刻!
各位,你有没有遇到过那种小时候关系特别好,但是后来因为你事业越来越好,然后他就觉得你们俩之间距离越来越远,主动疏远你的朋友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说白了也是这个人性搞得怪。
大多数人都希望你过得好,但是没有人希望你过得比他们还好。
本来大家都过得差不多,都不算太富有,这没有关系,彼此之间能够相处的很好,因为我们大家是同一类人,但是有一天你发达了,你太优秀了,你一旦太优秀了就衬得我们好像特别无能,我们内心就不平衡了,那大家还怎么能在一起玩呢?
所以你会发现很多小时候特别铁的关系,随着这些人长大之后境遇的不同,他们的关系也发生了很有意思的变化。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43%转载请注明:http://www.wuanshizx.com/wany/15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