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孝成王与长平之战

赵孝成王丹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最重要的一场战争,可以说,长平之战以后就已经注定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局面。那么赵国为什么会失败?秦国为什么赢?下面我来说一下我的看法。首先,赵孝成王和赵国首先对这场战争缺乏足够的认识,以至于他们对这场战争秦军的统帅判断都失误了。有人说我这是马后炮,白起是偷偷作为主帅的。这样说其实也不尽然,这场战役是秦赵两国的国运之战,秦国的国力虽然说比赵国厚一点,但是如果这场战争打败了,秦国也去了半条命,这点是毫无疑问的。所以他们绝对会用他们最优秀的将军——武安君白起来作为统帅,这也是毫无疑问的。就算白起在战争之前可能跟秦王起了什么龌龊,但赵国也应该做出万全准备,而且明显赵国的准备是不足的。第二点,这场战争十分重要,所以就不应该让赵括作为主帅。赵括虽然理论不错,但是他根本就没有任何统兵作战的经验,怎么能让他作为主帅打这么重要的一场战争呢!理论虽然重要,但是经验也很重要啊!所以这是很失策的一件事情(话说赵括也真够惨的。他的理论知识非常不错,但是第一战就遇到了白起被打死了,就相当于刚刚把通关秘籍背好的新手玩家,结果刚出新肉村,正准备大展身手,就遇到了最终大boss,悲剧啊!)第三,赵国的外交是失败的。秦赵两国僵持了三年,其他国家居然没一个来帮忙的。粮食不够了,赵孝成王居然命令赵括主动出击,而不想办法解决粮食问题,可见他经验不够。有人说这粮食问题怎么解决?赵孝成王难道能凭空变出粮食吗?呃,这个,只是赵国没有粮食而已,其他国家还是有的。比如齐国,它绝对是有粮食的。为什么赵孝成王不可以从齐国那里买粮食,要说没钱,那也不尽然吧!赵国的宝贝也是不少的,别的不说,和氏璧就在他们手里呢,赵孝成王要是能舍得和氏璧,那绝对能换来粮食,可是他没舍得,所以可见赵孝成王年轻、短视。要知道在前线跟秦国对战的可是40多万的主力部队,这就是赵国的国运,这就是赵国的命啊!结果呢?不想办法筹措粮食,反而想着奋力一搏。所以他们失败了吧?第四点,赵孝成王没有魄力。在秦国把赵国包围之后,又过了46天才彻底失败,赵孝成王居然没有任何动作,他也不请求其他国家帮忙,坐视悲剧的发生。而反观秦昭襄王是怎么做的?他知道秦军把赵军包围之后,马上下令秦国15岁以上的男子赶往战场,运送粮草顺便帮助秦军围困赵国的军队。凡是参与这次行动的,一律赐爵一级,你看这个多有魄力啊!比之赵孝成王优秀太多。总而言之,纵观长平之败,赵孝成王作为赵国的国君难辞其咎,他的表现比之秦昭襄王差之甚远,而且赵国从上到下对这场战争的认知是有偏差的,他们的准备完全不够充分。在大军被包围的时候,又没有魄力,比如说直接跟其他五个国家摊牌,难道他们还能不救援赵国吗?结果居然没有一个人来帮忙。所以可见他们外交上的失败。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anshizx.com/wajji/149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