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3000年不改名,还是著名成语典故之
在战国时代,燕国寿陵有一个少年,听说赵国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特别优美,便不顾路途遥远,到邯郸去学习当地百姓的走路姿势。于是,他不但没学会邯郸人走路的姿势,而且忘了自己原来的走路姿势,最后只好爬着回去。那就是成语“邯郸学步”。这件事发生在今天河北邯郸的邯郸——邯郸。坐落在河北省南部的邯郸市,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距今已有年历史,在华北、晋冀鲁豫三省中占有重要地位。
邯郸是我国有着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孕育了年前的新时器早期磁山文化,战国时是赵国的都城,汉代与洛阳、临淄、南阳、成都共享“五都”之名,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但“邯郸”之名,从三国时期起就出现了,因为在邯郸的东城下,有一座邯山,以单指山头,而邯山则以此为界,于是就有了“邯郸”之名,而且这个名字,自建城以来,已有三千多年,这也是中国地名文化的一个特色。
而且“邯郸学步”这个成语让更多人知道了邯郸这个地方,它为什么不改名,也许就有这个原因。这座城市里的红墙砖,方寸土地,无不透露着其前世今生。说到底,这里曾经是“燕赵故都”,千载之后,“邯郸学步”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习语故事,与我们相伴一生。这座城市仿佛是历史的缩影,置身其中,就能感受到强烈的历史气息。
除“邯郸学步”外,还诞生了“毛遂自荐”,邯郸市永年县,传说是毛遂的封地,毛遂墓也在此处,想要“出类拔萃”的游客,可以来这里学习“毛遂自荐”的精神。但在永历年间的广府镇中,有一个广府古城,是我国平原地区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城墙、护城河。那一年,永年城的城墙雄伟坚固,城河广袤,四周环水,自古以来就有“北方小江南”的美称。现在只剩下墙和护城河还保存得很好。这儿还是杨、武式太极拳的发源地,被称为“太极拳之乡”。
成语典故数以千计,如完璧归赵、黄粱美梦等,从成语数量、历史沿革、地点及流传程度来看,邯郸的成语典故在全国名列前茅,被称为“成语典故之都”,是名副其实的。许多通俗易懂的历史故事,都和邯郸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此一来,众多成语典故的遗址景观,也让后人更好地学习和传承。
深厚的历史文化,孕育出众多的人文景观。象邯郸武安市的山口上村,有一处山水环抱,层峦叠嶂,川谷幽深,赤壁丹崖,波光粼粼,形成了神奇的避暑胜地——京娘湖。它是一个在20世纪60年代修建的蓄水工程,也叫口上水库。全湖呈倒“人”字形,群山环抱,景色独特。根据史书记载,赵匡胤千里迢迢送来京娘的故事就是在这里发生的。因此得名。景点丰富壮观,如宋祖峡、京娘峡、乌龟洞等近20处景点,令人眼花缭乱,眼花缭乱。
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使这座有着多年历史的城市更具魅力,每天都生活在如此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这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本文由请叫我大哥呀原创,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anshizx.com/wajji/14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