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河北武安转型对路 工业城市摘

?武安转型对路工业城市摘

资源型城市由于经济内生动力不足,在市场低迷及资源枯竭时容易产生经济滑坡。但以煤铁资源起家的省武安市却做到了逆势上扬。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亿元,财政总收入达57.8亿元,在最新公布的“全国工业百强县(市)”中位列第38位,在中原经济区5省30市个县(市、区)中位列第1位。武安能有此优良的事迹,得益于这座城市的管理者狠抓了资源型城市的绿色转型。

丰富的煤铁资源、悠久的冶炼历史,使武安自古就与钢铁结下“不解之缘”,采矿冶炼历史可追溯至战国。武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分工,构成了以钢铁为支持的县域经济体系。这类产业结构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考验与压力。比如存在资源保有量的压力、经济增长的压力、环保治理的压力、调剂转型的压力,等等。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总钥匙”,是转型升级。

“作为传统资源大县(市),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不能惊慌失措,也不能循序渐进,必须以二次创业为统领,立足武安、登高望远,通过推动钢铁企业退城进园、减量重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开放培养、创新驱动,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武安市委书记张臣良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堵死范围扩大之路

“对武安来讲,调结构并不是谈‘钢’色变、抛钢舍铁、另起炉灶,当前武安的结构矛盾既在于‘一钢独大’,更在于‘大而不强’,也就是说问题并不在钢铁业本身,而在于没有把其做精做强。”武安市市长魏雪生说。为此,该市摒弃以量为重的老路,突出质量效益。

作为“当家吃饭”的钢铁业,首先大力化解多余产能。仅近两年就压减生铁产能万吨、粗钢产能万吨。其次是大力实行“精钢”战略,力促产品向高端提升、终端延伸。该市相继建成龙凤山高纯生铁等一批“高、优、特”项目,培养出6家“中国强”。第三是在产业上实行整体提升。在省政府主抓的四个钢铁企业搬迁改造项目中,武安就占了两个,分别是太行钢铁、冀南钢铁,总投资达多亿元。该市也以这两个钢铁退城进园升级改造项目实行为契机,推动武安钢铁业从产业层次、企业布局、设备水平、环保治理等方面“全方位优化、再造式提升”。

工业振兴离不开新兴产业。该市以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设备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攻方向。总投资亿元的奥钛新能源产业园,正在建设年产3.3万辆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线,北京APEC会议期间来回于雁栖湖畔的电动大巴车,就是地地道道的“武安制造”;列入国家“”计划的竞和高速列车受电弓滑板项目,量产后将改变我国该类产品依赖进口的历史。

抓好污染治理之路

“工业城市”不是“污染城市”的代名词,只要潜下心来做环保,就能实现集约、清洁发展。这几年,该市抓大企业达标排放,本着“深度治理、提标升级”,对重点企业逐一制定环保提升路线图,仅年以来就投入41.1亿元,实现了钢铁烧结机脱硫及旁路撤除、水泥窑炉脱硝、燃煤电厂脱硫脱硝“三个全覆盖”。

对小企业取消整治,本着“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对全市18个行业1多家工业企业逐一制定标准、分类整治,近3年累计取消污染小企业多家,使“小企业、大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废弃物循环利用,本着“变废为宝、资源循环”,该市在企业内部着力构建起“水体、能量、尾气、固体废弃物”4条循环链,其中仅利用余气、余热等就建成发电机组87台(套)、总装机容量兆瓦,占全市用电量的40%。

走上生态改良之路

近年来,该市把区域生态环境改良摆上史无前例的重要位置。在城区,前后建成30多个游园广场、6个千亩森林公园,使城区绿地突破2万亩,绿化覆盖率增至50%。现正抓紧建设长45千米、总面积3.5万亩的环城防护林带,力争实现“环城造林连成片、绿色廊道不断线”,逐渐将“企业围城”变成“森林围城”。他们还积极谋划恢复“河、湖、山、城贯通”的生态水体系。同时实行了荒山、道路、城市、乡村等“八大造林工程”,目前武安成范围林地到达80万亩,在省率先实现“一人一亩林”。

为了解决绿化资金问题,武安市通过给予冠名权、“以奖代补”等嘉奖办法,率先探索建立了“1企绿化1荒山”“大户包山”等市场化造林模式,前后培养出亩以上造林大户个,0亩以上大户42个,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良。

?武安转型对路工业城市摘污染帽子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anshizx.com/watw/47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