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外科主治医师考试专业知识练
21、门静脉高压症行分流术或断流术的主要目的是
A、防治肝功能衰竭
B、预防上消化大出血
C、治疗腹水
D、治疗肝性脑病
E、治疗脾功能亢进
B
门脉高压症性分流术或断流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止血。分流术降低门脉压,断流术阻断反常血流,均为预防和控制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其他迹象非此类手术所能接解决或其主要目的。
22、患者男,60岁。肝硬化病史15年,一直给予保肝、降酶、退黄等药物治疗,病情平稳。下列哪一个体征为此病失代偿期最常见、最突出的表现是
A、腹水
B、脾肿大
C、肝大
D、蜘蛛痣
E、乳房发育
A
肝硬化失代偿期就是肝硬化晚期的症状表现,一般指肝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超出肝功能的代偿能力,临床有明显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肝功能损害,有门脉高压,脾大,腹水、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这个时期叫做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常见和最突出的表现。
23、男,50岁。右下腹隐痛伴低热、贫血4个月。下消化道X线钡剂制造影示回盲部有充盈缺损,升结肠起始部肠腔狭窄。血CEA明显增高。下列手术治疗术式最合理的是
A、回肠.横结肠吻合术
B、全结肠切除术
C、局部切除
D、右半结肠切除术
E、回肠造口术
D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右侧结肠癌,以手术为主,所以选择右半结肠切除术。
24、患者,女性,58岁。右下腹隐痛2月余。查体:右下腹可扪及一活动性肿块,钡灌肠示盲肠内充盈缺损。Hb85g/L,大便隐血试验(+)。最可能的诊断为A.结肠癌B.结肠息肉C.克罗恩病D.回盲部淋巴结感染
A、A
B、B
C、C
D、D
E、E
A
右半结肠癌以全身症状、贫血、腹部肿块为主要表现。
25、患者56岁,直肠癌,距肛门5㎝,未侵出浆膜,经病理检查回报病理类型为腺癌,应选择哪种治疗
A、拉下式直肠癌切除术
B、经腹直肠癌切除术
C、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
D、保留肛门,直肠癌切除,腹壁造瘘
E、姑息乙状结肠造瘘术
C
26、女,30岁。便秘2年,近半月来大便时肛门疼痛,粪便表面及便纸上附有鲜血,其诊断最可能是
A、内痔
B、外痔
C、直肠癌
D、肛瘘
E、肛裂
E
据疼痛、便秘和出血可诊断肛裂。
27、一患痔多年的病人突感肛门剧痛,排便,走路,咳嗽时疼痛加剧。检查:肛门部有一圆形肿块突出。与周围分界清楚,触痛,应诊断为
A、内痔嵌顿
B、直肠息肉脱出
C、肛门旁皮下脓肿
D、外痔血栓形成
E、外痔合并感染
D
嵌顿后疼痛会呈持续性,并可能有缺血坏死的表现,题中未诉,暂不考虑。首先请您掌握一个痔疮的鉴别原则即“内痔不疼、外痔疼”,患者体检:肛门部有一圆形胂块突出,此更确定诊断,即外痔血栓形成。血栓性外痔:血栓性外痔是临床多发病,常因过食辛辣刺激食物,大便临厕努挣,肛周皮下静脉破裂,血液淤积皮下而成。临床常以患者自觉肛门肿胀、疼痛有异物感为主症,检查可见肛周或肛管皮下有葡萄状暗紫色肿物,有时伴表面轻度糜烂出血。
28、男,30岁,3小时前颈部外伤行急诊手术,治疗中发现颈部哪个动脉损伤后,不可以结扎
A、锁骨下动脉
B、甲状颈干
C、甲状腺下动脉
D、颈外动脉
E、甲状腺上动脉
A
锁骨下动脉分支非常重要,如其分支椎动脉经枕骨大孔入颅腔分布脑与脊髓,因此不可以结扎。
29、甲亢病人2小时内甲状腺摄取I超过人体总量的
A、10%
B、15%
C、20%
D、25%
E、30%
D
如果2小时甲状腺所摄的I为人体总量的25%以上,或在24小时为人体总量的50%以上,且I高峰提前出现,表示甲状腺功能亢进。
30、28岁女性,妊娠5个月合并甲亢,甲状腺较大,有轻度压迫症状,应选择下列哪种治疗方法
A、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B、手术切除大部分甲状腺
C、终止妊娠后附抗甲状腺药物
D、终止妊娠后服甲状腺药物
E、放射性碘治疗
B
妊娠早、中期甲亢易引起流产、早产、胎儿宫内死亡、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而妊娠又加重甲亢,一般需手术治疗。抗甲状腺药物及放射性碘治疗对胎儿有影响,不宜采用。
31、乳腺癌钼靶X线的表现为
A、密度均匀的肿物,边界较清晰.整齐
B、密度均匀的肿物,可见圆圈及小斑片状钙化
C、片状或结节致密影,和周围腺体组织密度类似
D、高密度影肿物,边缘呈毛刺状,可见小簇状.沙砾样钙化
E、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楚
D
乳腺癌在钼靶上的重要表现首先是乳房内高密度肿块,多表现为边缘有毛刺状侵润表现,可见小叉状、沙砾状、成簇的钙化点。腋窝淋巴结有肿大者可以在钼靶的斜位上显示。其中某些乳腺癌可仅以成簇的钙化点为表现。乳腺的良性肿物钼靶影像主要为质地均匀中等密度肿物,边缘光滑,如有钙化则主要为圆圈、小斑片的钙化。
32、女性,40岁。两周前无明显诱因自觉乳房胀痛感,当时未做特殊处理,近两天来右侧乳头有溢液表现,遂来院就诊;查体:乳房外形轮廓正常,双侧大小对称,无局限性隆起,未触及包块,压痛(-),右侧乳头可见黄色溢液,作为住院医师,首选的检查应是
A、钼靶X线摄片
B、B型超声检查
C、近红外线扫描
D、热图像检查
E、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
E
该患者乳腺有溢液,但是未扪及包块,因此应选择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明确病变性质。
33、女性患者,60岁。因子宫内膜癌行盆腔廓清术后4天,出现右下肢轻度疼痛。查体:右足轻度可凹陷水肿,右腓肠肌压痛且足背伸时疼痛加剧,足背动脉搏动好。最简捷的诊断方法是
A、肾功能检查
B、下肢X线
C、下肢静脉造影
D、下肢血管Doppler超声检查
E、血清碱性磷酸酶
D
下肢血管Doppler超声检查简捷判断下肢静脉是否有栓塞。
34、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主要病变部位是
A、四肢中小动静脉
B、四肢中小静脉
C、股静脉.腘静脉
D、腋动脉.腋静脉
E、四肢大动脉
A
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发生在周围血管的慢性、闭塞性、炎症性疾病,多伴有继发性神经病变,主要发生于四肢的中、小动脉和静脉,尤以下肢多见。
35、青壮年男性,右侧腹股沟区肿块,可下降至阴囊,平卧后消失,可能是
A、腹股沟斜疝
B、腹股沟直疝
C、股疝
D、睾丸鞘膜积液
E、隐睾
A
斜疝的临床表现与鉴别:(1)斜疝儿童、青壮年多见,经腹股沟管突出,椭圆形或梨形,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不再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易发生肠梗阻表现。(2)直疝多见于老年男性,经腹股沟三角突出,半球形,基底较宽,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仍可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不易嵌顿。(3)股疝中年以上妇女多见,经股管从卵圆窝突出,半球型,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仍可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极易嵌顿,易发生肠梗阻表现。
36、中年女性,腹股沟韧带内侧的下外方突然出现包块,疼痛不能回纳,可能是
A、腹股沟斜疝
B、腹股沟直疝
C、股疝
D、睾丸鞘膜积液
E、隐睾
C
斜疝的临床表现与鉴别:(1)斜疝儿童、青壮年多见,经腹股沟管突出,椭圆形或梨形,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不再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易发生肠梗阻表现。(2)直疝多见于老年男性,经腹股沟三角突出,半球形,基底较宽,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仍可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不易嵌顿。(3)股疝中年以上妇女多见,经股管从卵圆窝突出,半球型,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仍可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极易嵌顿,易发生肠梗阻表现。
37、胆囊穿孔多见于胆囊颈部,其原因是
A、局部血供差
B、该部位张力低
C、该部位肌肉运动差
D、该部位黏膜抵抗力弱
E、该部位结石易嵌顿
E
较小的胆囊结石(直径2-3mm),可排入胆总管,若嵌顿于胆总管下端壶腹部,会导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和全身感染。如胆囊结石嵌于胆囊颈部,可导致囊内压力增高,加之胆汁酸刺激胆囊黏膜,引起充血、水肿、渗出即急性胆囊炎,结石嵌顿部位,长期压迫导致胆囊壁溃疡,缺血坏死甚至穿孔。
38、男性,78岁,1天前因右腹股沟疝嵌顿手法回纳后,即感腹痛。现因腹痛加剧、腹胀、气促、呕吐而来就诊。体检:神志淡漠,四肢厥冷。脉细速次/分,血压60/40mmHg.腹胀,全腹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以脐右最为明显,诊断肠坏死穿孔,弥漫性腹膜炎、中毒性休克,应选择的处理方案是
A、立即手术
B、非手术治疗
C、先观察视发展再决定治疗方案
D、积极抗休克治疗,并进行手术治疗
E、以上均不对
D
治疗原则是应尽快消除病因,促进腹膜炎局限和吸收。对感染性休克者,先抗休克,待病情稍稳定后尽早实行剖腹探查。
39、原发性腹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大肠埃希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克雷伯杆菌
D、溶血性链球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D
40、继发性腹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大肠埃希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克雷伯杆菌
D、溶血性链球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A
原发性腹膜炎主要病原菌是溶血性链球菌或肺炎双球菌;继发性腹膜炎多为胃肠道内正常存在的菌群,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
年卫生职称开课啦!
详情如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wuanshizx.com/watw/13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