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长治本土地名的由来黎城十四

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是一块风景怡人、历史悠久、富有灵性的土地。几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曾经在这里繁衍生息,做出过许多惊天动地的事情。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应该充分地了解这块土地,了解养育我们的上党大地曾经怎样地辉煌过。我们将每天向大家介绍长治本土地名的由来,从中可见一斑。

黎城县

黎城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东北部,太行山腹心地段。晋冀豫三省交界。介于北纬36度23分—36度53分和位于东经度15分—度35分之间。全县东西宽35公里,南北长51公里,县境面积平方公里,有人。

名称来历:

黎城古为黎国,始于商朝。黎城命县,始于隋开皇十八年()。黎城这一名称,据《史记.周本记》载:文王“败耆国”。《正义》:耆,即黎国也。《路史.国名记》:“昔文王伐饥,本作,音祈,即耆黎也。”黎,《路史》作“”、“”。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三十一:“古字黎与耆通。”《地理今释》:“,则其专字,古同声字多能假。国都字多从邑,非有数名也”。由此可知,今之黎城:商代方国,为周文王所灭。武王又封为侯国,称黎侯国。黎侯受封建城,即黎侯城,故址在今黎城县。这就是黎城的来历和含义。

南陌村

位于东经36度48分,北纬度26分,辖8个村民小组,口人,2.2平方公里,地处山谷间平地之南,民舍较诸村整洁而独具街道,故名南陌。陌,古人指街道,清康熙二十一年《黎城县志》载:“南陌”。直处山谷间平地之南,民舍较诸村整洁而独具街道,故名南陌。陌,古指街道。该村历史悠聊斋,为本县古集镇之一。清乾隆三十五年()《潞安府志》有“南陌镇”记载。抗日战争时期,冀南银行印刷厂设此。

水山交村

位于东经36度48分,北纬度24分,辖5个村民小组,口人,2.3平方公里,因此处独有泉流,故名水山交。山交,山之谷。

②北庄,Beizhuang

位于东经36度48分,北纬度24分,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黄崖洞镇水交村,因居于谷中平地,在南庄之北,故名北庄,

③南庄,Nanzhuang

位于东经36度48分,北纬度24分,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黄崖洞镇水交村,因地处山岭,方位在北庄之南,故名南庄。

西仵乡

位于东经36度27分,北纬度21分,县城西南部,东连程家山乡,南与潞城市隔河相望,北与黎侯镇为邻,西毗上遥镇。面积25.9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委员会。汉族,人。

名称来历:相传,该村因仵姓居此而得名,仵村,后因水患,分为两村,该村居西,故名西仵村。因该村一直是乡政府所在地,即称西仵乡。

地形地貌:西仵乡地势较平,海拔在—米之间,浊漳河从水洋滩向东环绕,东有小东河,从北向南穿越。

自然条件:本乡气侯温暖,年平均气温15度—18度。全年无霜期天,年平均降雨量毫米—毫米。

文物有建于清雍正年间的赵店三宫阁,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

交通:交通便利,国道、及长邯铁路穿越全境,设有火车站。

西仵村

位于东经36度27分,北纬度21分,辖7个村民小组,口人,4.9平方公里,相传,该村因仵姓居此而得名,仵村,后因水患,分为两村,该村居西,故名西仵村。解放后一直是乡政府所在地.年称西仵公社.84年恢复西仵乡.原有躲战沟自然庄,现都已迁回村里,统称西仵村。

东旺村

位于东经36度28分,北纬度22分,辖5个村民小组,口人,3.9平方公里,地处东河之东,地形较高,极目远眺,可望县城,故名东望,后改为东旺,遂取兴旺发达之意.,该村原为两个自然村,东旺与清北沟,现清北沟都迁回村,统称东旺村。

东仵村

位于东经36度28分,北纬度22分,辖3个村民小组,口人,1.8平方公里,相传,因仵姓居此,古为仵村,后因水患,分为东两处,该村居东,故名东仵村。,黎城落子的发源地。黎城落子,亦名上党落子。据传,是在清道光初年,由本村艺人李锁柱根据武安落子的唱腔、板眼,吸收了黎城的民间曲调而创造的一种具有黎城地方特点的新剧种。并由李锁柱创建了本县第一个戏班,演出后颇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此即黎城落字的雏形。

赵店村

位于东经36度27分,北纬度21分,辖3个村民小组,口人,3.9平方公里,赵店,相传古称白杨村,因白杨丛生得名,后因地处漳河渡口,且有赵氏设店,路人顺称赵店,白杨一名遂湮灭.,赵店是漳河北岸通往上党的重要渡口,为本县繁华之一,故名赵店镇,年石梁建桥后渡口废,赵店镇也随之萧条.89年修国道.,赵店村有三官阁,系清代建筑,脊龛有“道光十五年”之记载。悬山顶,琉璃脊,面阔五间,石基,下作拱形通道。整个建筑保存完整,造型秀美。此阁在全县阁楼中可为最好的一座建筑。革命烈士刘长田同志的家乡。

西水洋村

位于东经36度27分,北纬度21分,辖6个村民小组,口人,6.2平方公里,清康熙二十一年《黎城县志》载:“西水阳”。地处漳水之阳,方位在东水洋之西故名。因地处漳水之阳,方位在东水洋西,故名西水阳,清光绪年间改为西水洋。

隔道村

位于东经36度27分,北纬度分20秒,辖2个村民小组,口人,1.8平方公里,清光绪六年《黎城县续志》载:“隔道村”,古属赵店镇,与赵店相隔一条道,(跑马道)故名。

停河铺乡

位于东经36度30分,北纬度25分,县城东北,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4.5公里,面积32.6平方公里。东北邻东阳关镇,西靠洪井乡,南毗黎侯镇。辖16个村民委员会,人。汉族。

名称来历:古人相传:“有河主兵争,无河兆安宁。”故以停河名村。作为和平的象征。其地处交通要塞,始居之民多以旅馆商业为营生,故惯称停河铺。因乡政府设该村,故名停河铺乡。

地形地貌:地形为丘陵,停河、阳南河系季节性河流。

自然条件:全年无霜期余天,年均降雨量毫米。

大停河村

位于东经36度31分,北纬度26分,辖3个村民小组,口人,1.6平方公里,东临河谷涧水。古人传:“有河主兵争,无河兆安宁”。故以停河名村,作为和平的像征。因民户多于小停河,故惯称大停河。

靳家街村

位于东经36度31分,北纬度23分,辖2个村民小组,口人,2平方公里。清光绪六年《黎城县志》载:“靳家街”。北魏太武帝始光至太延间(—),靳姓与宇文姓各居一巷,称靳家街、宇家街。太平真君间(—)宇文氏北迁,于家街一名泯而不传,而靳家街沿用至今。

西宋村

位于东经36度32分,北纬度24分,辖1个村民小组,口人,0.8平方公里,传说,始居之民系宋姓,称宋村。清光绪六年《黎城到续志》载:“西宋村”。传说始居之民系宋姓,称宋村。后居民增而村址扩,遂有东宋村、宋村之分。东宋村故址在戡不与大停河相距之间,早于汉未绝续,村址湮没,而西宋村一名历代不改。近世始简称西村。民国二十四年《黎城县志》载:“西村”。年地名普查时,因与东崖底镇西村重名,且该村原名西宋村,群众至今还一直沿用,故将村名恢复为西宋村。

元村

位于东经36度32分,北纬度24分,辖3个村民小组,口人,1.7平方公里,原名鸳鸯,因村南有寨、古形宛若鸳鸯而得名。清康熙二十一年《黎城县志》载:“原村”。清光绪六年《黎城县续志》载:“元村”。原名鸳鸯,因村南有寨、古形宛如鸳鸯而得名。东晋未,为鲜卑后裔之元氏所居,易名元村。今元氏虽绝续,而村名未改。按:北魏孝文帝延兴间(—),由平城迁都洛阳,始改拓跋氏为元姓。而元村得名于孝明帝正光间(—),犹为史实。村北白岩寺,今圮。清乾隆三十五年《潞安府志》云:“白岩寺在(黎城)县北十五里的白岩山,唐武德二年()建”

岭底村

位于东经36度31分,北纬度28分,辖2个村民小组,口人,3.4平方公里,岭:一作山之肩可通道路者,一作山脉之干系。底:山脚下。其地处县境东侧,呈南北走向之山岭下,故名。

摘自:《长治市地名志》

特别鸣谢:长治市民政局地名办

融和旅游公众







































北京有治白癜风的专业医院吗
补骨脂素价格大概是多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anshizx.com/waly/77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