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信你所热爱的传统文化,其实根在农村

王小波说:传统文化的本质,来自于村落。理由有二,其一中国有个现象,因为农耕和生活方式的原因,所以不大不小的自然村落很多。其二,乡村里的信息是共有的,没有不透风的墙。

根据人类学里信息学派的意见,共有的信息就是文化,那么在漫长的农业社会里酝酿出了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或者说是,

扎根于乡土的文化。

如果说西方文化是罪感文化,那么中国文化就是耻感文化。如何理解呢?西方人相信自己在主的面前是个罪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使得西方的个人意识更强烈。当然了,首先你要有信仰。

那么东方呢?由于是村落(部落)的原因,每个个体都是群体的一份子。这也就造成了一种现象:中国人做事大多是做给别人看的,因为个体在群体中需要尊重。或许这也是中国人爱面子的原因了,生怕被群体嘲笑。因此,所谓的面子文化的背后其实是耻感文化。

例如,即便现在在农村里,某一个人的个体诉求还是很难自己做主,比如婚丧嫁娶,必须根据当地的风格,当地的水准进行。谁家的红白喜事若是“不达标”,那么耻感便由心而生。

这是不言自明的,不仅自己觉得耻辱,其他人的心里也会不自觉的以此事为此。这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什么都能丢,就是面子不能丢。

一旦你身处在一个群体里,就必须要遵循群体的文化。例如农村的建房、买车等便不自觉的开始攀比。生怕因为“不达标”而遭人耻笑。又会因为“超标”而心生骄傲。

不要以为这只是农村人的特征,实际上只要你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你就不能免俗。很多时候,城里人的骨子里其实也是“村落文化”。

年到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相信大家再也不会为一口吃食而殚精竭虑了。很多朋友跟阿信一样,实现了曾经遥不可及的进城梦。以前总觉得有了城镇户口,成了城里人就幸福了。

那么现在,你幸福吗?

究其原因之一或许就是,你以为能够摆脱“村落文化”的束缚,但实际上骨子里还是个“村里人”。窃以为,是因为你能够在“乡亲”面前显摆的机会少了,所以就不幸福了。又或者大家都是城里人了,便没了优势了。

当然了,这是个玩笑话。但实际上,每个人都不能免俗。不仅是现代的城里人,古代的城里人也是如此。比如,我们的老朋友,苏秦。

苏秦家在洛阳,也就是东周的帝都,妥妥的城里人。比如苏秦出门谋生失败后,他的兄嫂、弟妹、妻妾对他的嘲笑是:“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

翻译过来就是:周国人的习俗,人们都治理产业,努力从事工商,追求那十分之二的盈利为事业。如今您丢掉本行而去干耍嘴皮子的事,穷困潦倒,不也应该嘛!

你看,一个人如果混的不好是要被嘲笑的,其中包括至亲。你看,苏秦的家人其实没劝他去耕地,而是让他去发扬周国人的习俗,做生意。

你且再看,苏秦家其实已经达到“小康”标准了,比如嘲笑他的亲人里就有“妾”。也就是说苏秦家很可能是做在城里做生意的,毕竟穷人哪有钱去纳妾呢?

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苏秦这个城里人是不是可以摆脱“村落文化”的束缚了呢?

怎么可能。

我们经常说中国是个关系社会。实际上这个关系最早指的是亲戚朋友的关系,并没有什么可隐晦的。所以,只要你的关系网里还有亲戚朋友这层关系,只要你还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那么谁也不能逃避“村落文化”的影像。过去是如此,现在是如此,未来尚未可知。

苏秦的人生便是明证,例如他苦读《鬼谷子》,施展纵横学,身兼六国相印,被封为“武安君”,已经是妥妥的“大官”了。

那么你知道苏秦的在外面赚的钱是怎么处理的吗?我们来看史料的记载:合纵六国,纵横天下的苏秦回到了家,他干了一件事:

散千金以赐宗族朋友。

是的,你没看错。苏秦发达了,他回家把千金家财都送给了宗族朋友。不是他有钱非要炫富,而是因为他要花钱回收过去他落魄时的耻辱。

他落魄时,亲戚家人朋友嘲笑他。他发达时,他要得到宗族朋友的赞美,典型的村里人思想。

苏秦,虽然在外面低三下四,谄媚奉承,看起来没半点尊严。这是因为那些是外人。自己的价值往往取决于宗族朋友的评价。

你看,像不像你,即便在外面混的狼狈不堪,但是一踏上村口就一定要有成功人士的模样。

根据苏秦送钱的顺序,我们需要留意一个词:宗族。中国人对血缘关系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所以宗族是维系中国社会结构的一条纽带,是千年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重要承载者。

也就是说,苏秦发钱是有顺序的,先给有血缘的宗族发,然后给没血缘的朋友发。实际上,不仅是金钱,哪怕是鬼谷子的手艺,苏秦也是选择传承给了同宗族的苏代、苏厉,史称“三苏”。

由此可见,苏秦的宗族观念是非常深刻的。

说到宗族,我们就要多说一句,我们之所以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跟宗族是有很大关系的。前面我们说过,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是群体的一份子。对于宗族尤其如此,所以古代宗族都会有族长,在现代的广东、福建一代也还会有。

族长,亦称“宗子”。族民们为了自身或共同的利益,一般都推举族内德高望重的男姓长者为族长。族长具有很大的宗法权力,宗族内部的管理和各项事务的主持一般都由族长担纲。小如家庭纠纷、婚丧喜庆;大如祭祖、祠庙管理等事务都要主持。他们所拥有的权力,便是族权。族内发生纠纷由族长全权处理,对违犯族规的人,族长有权根据宗规族约给予制裁。

族长的发言权很大,所以普通宗族的事务往往由族长决定,其他族员只有建议权,甚至只能遵守的权力。

这就导致了,几千年的华夏文明的发展,从宗族到村落,大部分只有顺从的份,久而久之就失去了独立意识。

比如福建有些地方相亲风俗,依然是守旧的:先相亲,后婚姻,没有恋爱。我见识过某几个福建某地的年轻人出国留学,按理说应该改革创新,摒弃传统。但是他们回到了家乡,还是选择了相亲结婚。

我说的相亲结婚是指,今天相完亲,明天送彩礼,择了好日子就入洞房。

这一点,让我着实感受到传统文化力量的强大。不过,好在现在这种情况已经逐步在减少。

由此可见文化其实决定了我们每个人的言行举止,古往今来,国人都奉行这么一个规矩:个人服从于群体,群体服从于文化。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明确的知晓,在这片广袤土地上大部分人的思维模式,不管是当官的、经商的、智慧的、愚蠢的、富贵的、贫穷的……

大多数国人的骨子里,其实还是农村滴。

本文由鬼谷道、鬼谷子智囊团创始人鬼谷信原创出品,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anshizx.com/wajji/1551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