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为什么未收录读书敏求记

清代常熟藏书家钱曾的《读书敏求记》是一部重要的解题目录,笔者曾撰《〈四库全书总目〉与〈读书敏求记〉》一文(《图书馆杂志》年第3期),从图书收录与提要撰写两个方面分析了《总目》与《读书敏求记》的关系,指出《总目》的编纂充分利用、吸收了钱曾《读书敏求记》的成果。但当时有一个疑问未能解决,即为什么《读书敏求记》这样一部非常重要、且四库馆臣极为倚重的书目未能抄录进《四库全书》,而仅仅只是著录于《四库全书总目》的“存目”中呢?

近日在考察《四库全书》编纂与图书禁毁的关系时,忽然悟到,《四库全书》不收录《读书敏求记》,或因为《读书敏求记》中有关钱谦益的记载太多的缘故。

钱谦益为明末清初著名藏书家,家有绛云楼以藏书。后绛云楼毁于大火,所遗书籍,钱谦益乃尽数赠给族曾孙钱曾。因此《读书敏求记》中,所记绛云楼、钱谦益(书中尊称“牧翁”)之事甚多。今通过“中国基本古籍库”搜索《读书敏求记》(清雍正四年松雪斋刻本,本文所引该书文字均见此本)中“牧翁”一词,竟有47条记录。搜索“绛云(楼)”一词,也有12条记录。还可以搜到“钱受之”(钱谦益字受之)等记录。

如卷二《唐会要》提要记道:“明初人钞。绛云藏本勘过。”卷二《洛阳伽蓝记》提要记道:“予尝论牧翁绛云楼,读书者之藏书也。”又云:“绛云一烬之后,凡淸常(引者注:清常即赵琦美,亦为常熟著名藏书家)手挍秘钞书都未为六丁取去,牧翁悉作蔡邕之赠。”卷四《松陵集》提要记道:“此从宋刻影录,前二卷犹是绛云烬余北宋椠本。”

再如卷一《方言》提要云:“旧藏宋刻本《方言》,牧翁为予题跋,纸墨绝佳。”卷三《邵子皇极经世观物篇解》提要云:“忆己丑春杪,侍牧翁于燕誉堂,适见捡阅此册。余从旁窃视,动目骇心,叹为奇絶。绛云一烬后,牧翁所存书悉举以相赠,此本亦随之来。”卷四《白氏文集》提要云:“戊子、己丑,予日从牧翁游,奇书共欣赏,骇心悦目,不数蓬山。”

此外,《读书敏求记》还常用“公”来指称钱谦益,如卷三《大元玉历森罗记》十二卷提要云:“此是牧翁早年手录,凡疑误字标题于上。暮年则笔力老苍,字法俱橅东坡,与此截然两手。公悉以前后诗文稿付余,故余认之最真。”

《读书敏求记》中不仅有大量有关钱谦益藏书、抄手、校书、读书等事的记载,还记有一些轶事,如卷二《重编义勇武安王集》提要记道:“辛丑孟冬初旬,吾邑西乡迎关神赛会。先期,王示梦里人云:‘红豆庄有警,廿八至初二须往护持,过此方许出会。’是日牧翁赴李石台使君之约,入城止宿山庄。其夜盗至,而公无虞,王之灵实芘焉。公斋心著是书者,盖所以答神佑也。”

这类记载,在《读书敏求记》中极为常见。

然乾隆帝极为厌恶、鄙薄钱谦益。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谕旨道:“前因汇辑《四库全书》,谕各省督抚遍为采访。嗣据陆续送到各种遗书,令总裁等悉心校勘,分别应刊、应钞及存目三项,以广流传。第其中有明季诸人书集词意抵触本朝者,自当在销毁之列。节经各督抚呈进,并饬馆臣详细检阅。朕复于进到时亲加披览,觉有不可不为区别甄核者。”乾隆帝特别以钱谦益为例:“如钱谦益,在明已居大位,又复身事本朝。而金堡、屈大均则又遁迹缁流,均以不能死节,靦颜苟活。乃托名胜国,妄肆狂狺,其人实不足齿,其书岂可复存?自应逐细查明,概行毁弃,以励臣节而正人心。”(《四库全书总目》卷首一《圣谕》)乾隆帝明令要求禁止在《四库全书》中录用钱谦益著作。

《读书敏求记》不是钱谦益的著作,自然不在被禁之列。但问题在于,如上所述,书中记载钱谦益事迹甚多,《四库全书》自然无法直接照抄。但如简单删去与之有关的记载,则全书将支离破碎,乃至不可卒读。如将“牧翁”等词代之以其他人物或词语,则改不胜改,而且无法掩饰。而对于《四库全书》、尤其是《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来说,《读书敏求记》确实又是非常重要的目录著作,我们从《总目》对该书的大量引用中可以看得非常清楚。例如仍是通过“中国基本古籍库”搜索,可以查到《总目》直接征引《读书敏求记》的有80处之多。而且《读书敏求记》的有些内容是其他图书无法替代的。这是四库馆臣面临的难题。

好在乾隆帝在上述谕旨中还说了这么一句:“若汇选各家诗文内有钱谦益、屈大均所作,自当削去,其余原可留存,不必因一二匪人,致累及众。”这就是说,只要删除钱谦益等人的东西,收录钱谦益诗文、记载钱谦益事迹的著作,仍可保留。这是就诗文选本说的,但其他著作可以照此原则办理。

在这种情况下,四库馆臣最好的选择就是将《读书敏求记》排除在《四库全书》之外,但同时在《总目》中根据需要引用《读书敏求记》之文。

《总目》引用《读书敏求记》,如果不涉及钱谦益之人,则可根据需要照录。这一点无须解释。如所引之文涉及到钱谦益其人,则四库馆臣会着意避开。

如旧本题汉严遵撰《道德指归论》六卷,《总目》云:“钱曾《读书敏求记》云:‘曾得钱叔宝钞本,自七卷至十三卷,前有总序,后有“人之饥也”至“信言不实”四章。’”

我们如核对《读书敏求记》原文,发现原文是这样写的:“牧翁从钱功甫得其乃翁叔宝钞本,自七卷讫十三卷。前有总序,后有‘人之饥也’至‘信言不实’四章。”钱功甫即钱允治,字功甫。明吴县人,文学家、画家。钱叔宝即钱允治父亲钱谷,字叔宝。父子两人均好藏书。钱谦益《列朝诗集》记钱谷读书、藏书事迹云:“少孤贫,游文待诏门下,日取架上书读之。晚葺故庐,读书其中。闻有异书,虽病必强起,匍匐借观,手自抄写。几于充栋,穷日夜校勘,至老不衰。”(丁集卷八小传)钱曾《读书敏求记》记钱功甫读书、藏书事迹云:“功甫名允治,老屋三间,藏书充栋。其嗜好之勤,虽白日检书,必秉烛缘梯上下。所藏多人间罕见之本。”(卷四“刘勰文心雕龙”提要)

(节选自《国学茶座》第5辑-页







































小孩白癜风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anshizx.com/wabk/584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