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郓城

郓城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隶属于中国牡丹之乡菏泽市。地处北纬35°19′~35°52′,东经°40′~°08′。东邻梁山县、嘉祥县,西接鄄城,南连巨野县、牡丹区,北隔黄河与河南省台前县、范县相望。截至年,全县辖22个乡镇(街道),1个省级开发区,个村(居),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万亩。年户籍人口.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2.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22%。[1]

郓城县知名人物有宋江、晁盖、彭丽媛、轩尼诗、李勐勐、王淑华。郓城是水浒故事的发祥地,素有“梁山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之说。水浒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被评为山东省首批旅游强县,荣膺“中国好汉之乡”称号。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是闻名全国的“戏曲之乡”、“武术之乡”、“书画之乡”、“古筝之乡”。[2]

中文名称

郓城县

外文名称

YunchengCounty

别名

郓州

行政区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属地区

中国山东省菏泽市辖县

下辖地区

2个街道、15个镇、5个乡

政府驻地

唐塔街道

电话区号

邮政区码

地理位置

山东省西南部

面积

平方公里(年)

人口

万(年)

方言

北方方言中原官话去郑曹片

气候条件

年均气温13.3℃降水量.7毫米

著名景点

水浒文化城、肖堌堆古文化遗址、唐塔公园、黄泥岗遗址

机场

曲阜机场、济南机场、郑州机场

火车站

郓城站

车牌代码

鲁R

名人

宋江、晁盖、彭丽媛、轩尼诗

行政代码

历史沿革编辑

郓城县西北大杨集肖堌堆文化遗址,出土了陶鬲、石斧等,表明在三四千年前郓城就有人定居。   夏代郓地为徐州之城,商代郓城称庇(故城在县城北肖固堆一带),商王祖乙曾迁都于此。   春秋时,鲁成公四年冬(公元前年),鲁国为加强防御,筑城名郓。这就是郓城得名的起源和由来。据《春秋左传》载:“成公四年冬城郓。”《郓城县志》述:“周、春秋,鲁成公四年冬城郓。郓为鲁西鄙,地临曹、卫,尝聚军于此,以防侵轶。”又云:“郓始于春秋。”《说文解字》述:“郓,从邑,军声,鲁有郓地。”

秦时郓城县境内有郓、廪丘等城邑。   西汉时于郓邑西分置黎县(治今陈坡)、廪丘县(治今水堡),同属兖州东郡。   东汉废黎县入廪丘县,属济阴郡。   三国时郓地属兖州东郡廪丘县。   晋朝为濮阳国廪丘县。   隋开皇十年(公元)于万安县置郓州。开皇十八年(公元年)改万安县为郓城县,而郓之名复见于世。   唐朝武德四年(年)废东平郡设郓州,治郓城。次年置郓州总管府,辖郓、濮、兖、戴、曹5州32县。贞观八年(年),因郓地卑湿,州治迁须昌(今东平东北)。天佑二年(年)郓城县复名万安县,隶郓州。   唐以后,郓城名称又多有变动,归属也有变化,但大多为州、郡或县的治所。

五代郓城县改属济州。   北宋属济州济阴郡。

郓城--乡镇区划

  金大定六年(6年)徙治盘沟村,即今县城。属济州。   元属济宁路。明属兖州府。清属曹州府。   年属济宁道。

年属曹濮道。

年直属于省。

年属山东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年属山东省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年建立郓城抗日县政府。

年建立郓南县。

年建立郓北试验区(县级),上述三县区属鲁西二专署(后改晋鲁豫边区十七专署)。

年撤郓北试验区和郓南县(其地入郓鄄巨菏办事处,后改临泽县)。

年析郓城、巨野、菏泽三县各一部置郓巨县,隶属同郓城县。

年郓城县改郓北县,析原郓城、郓巨、南旺三县各一部另置郓城县,隶属不变。   年郓北县并入郓城县,属平原省菏泽专区。   年撤平原省,随菏泽专区归山东省。   年撤销菏泽专区,改属济宁专区。   年复置菏泽专区,郓城又还属。年属菏泽地区。

年,属菏泽市管辖至今。

年,撤销郓城镇,设立郓州、唐塔街道办事处。县政府驻郓州街道,今迁唐塔街道盘沟路30号。[3]

2行政区划编辑

郓城县辖22个乡镇(街道):郓州街道、唐塔街道、黄安镇、杨庄集镇、侯咽集镇、武安镇、郭屯镇、丁里长镇、玉皇庙镇、程屯镇、随官屯镇、张营镇、潘渡镇、双桥镇、唐庙镇、南赵楼镇、黄泥冈镇、黄集乡、李集乡、张鲁集乡、水堡乡、陈坡乡。个村(居),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万亩,1个经省政府批准的经济技术开发区。[4]

3地理环境编辑位置境域

郓城县地处北纬35°19′~35°52′,东经°40′~°08′,位于山

郓城区位

东西南部,是山东省菏泽市下辖县,属华北平原。东临济宁市的梁山县和嘉祥县,南与巨野县、牡丹区相连,西与鄄城县为邻,北隔黄河与河南省范县、台前县相望。[5]

地质地貌

郓城县大地构造属中朝陆台山东台背斜的西南边缘凹陷带,处于“鲁西断块”中的“鲁西南块陷”上,地表全为新生界覆盖,没有基岩出露。地貌由于受地下岩层构造和地上黄河等内外营力作用的控制和影响,整个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没有山丘,全境属黄河冲积平原。西南与东北高差9米,地面坡降在1/—1/,海拔在38.5—47.5米之间,地貌类型主要有缓平坡地带、浅平洼地带、河槽地带、河滩高地地带四种。[6]

气候

郓城县属暖温带半湿润东亚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冷,雨雪稀少。平均年日照时数为.7小时,全年各月以6月份日照时数最多,为.9小时,2月份日照时数最少,为.3小时。光照年平均总辐射量为.卡/厘米2。年平均气温为13.5℃,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为-1.8℃,7月份最高,平均为27.4℃。全县地面温度年平均为15.6℃,年平均气压为.0毫巴。全年以北风为主,南风次之,历年年平均风速为3.3米/秒。平均年降水量为.7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71.4天,7月最多,1月最少。全年降雪初日最早在11月8日,最晚在1月15日,年平均降雪日数为7.1天,最大积雪深度毫米。累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9%,蒸发量年平均为.4毫米,6月份最大,为.0毫米,1月份仅50.2毫米。[7]

4自然资源编辑水资源

黄河自鄄城县流入郓城西北边境,经李集、黄集流入梁山县,流经郓城28公里,年均引水量2.5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4.32亿立方米。[8]境内主要河流除黄河外,流域面积在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1条,地下水量约1.28亿立方米。

煤炭资源

郓城县煤炭地质储量丰富,是华东地区最后一块整装煤田--巨野煤田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规划的十三个大型能源化工基地之一,总储量55.7亿吨,设计7对矿井,境内优质煤地质储量30.81亿吨。年设计生产能力万吨的4对矿井:赵楼、郭屯、彭庄、郓城,郓城矿井年内可见工程煤。[2]

生物

名优稀特品种较多,鲁西黄牛驰名中外,小尾寒羊被誉为“世界明珠”、“中华国宝”,是全国商品粮、优质棉、鲁西黄牛、小尾寒羊、青山羊生产基地县和平原绿化先进县,年农业增加值和粮食、棉花、油料、肉类总产量面指标均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年,全县植棉62万亩,总产万担;桑园面积2万余亩,鲜茧产量60万斤;片林面积达到69万亩,木材蓄积量万立方米;肉蛋奶总产16.14万吨;大牲畜存栏14.08万头,猪40.65万头,羊.46万只,禽万只,林下规模养示范场个,其中鸭万只,鹅50万只,年产鸭羽、鹅羽.5吨。[9]

耕地

郓城地处黄河中下游,全县属黄河冲积平原,耕地面积.8万亩,95%为优质耕地。整个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43米,过去有“自西向东渐倾斜,东走十里低三尺”之说。[10]

5人口民族编辑

截至年,郓城县21个乡镇,个村民委员会,16个社区居委会,乡村户数25.7万户,万人。汉族占绝大多数,回、满、壮等23个少数民族不超过0人。全县土地总面积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人。[11]

6经济概况编辑综述

年,郓城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亿元,可

经济(2张)

比增长14.2%;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7.23亿元,增长28.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元、元,分别增长14.35%、15.19%;全社会供电量达到22.28亿千瓦时,增长13.3%;年底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亿元、新增3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亿元、新增32亿元。[2]

第一产业

截至年,郓城县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肉类屠宰、冷藏加工企业发展到近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0多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7家,肉类加工能力达到6万吨,羊肉出口量约占山东省的90%。中粮富仕达食品公司、神舟食品集团公司、金绿洲食品公司、六和集团郓城食品有限公司、三羊食品公司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和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极大地带动了农民增收和畜牧业发展,畜牧业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1/3以上,农民从畜牧业获得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以上。[12]

第二产业

截至年,郓城县机械加工企业达到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1家,丁里长镇以华鑫重工为龙头,建成中小型挖掘机生产基地;玉皇庙镇以恒基工程机械为龙头,发展机械加工企业20多家;郓城镇的曲轴、汽车配件生产企业达到8家;黄集乡仅钢球制造企

业就达42家;杨庄集镇、随官屯镇的挂车制造,黄堆集乡、程屯镇的农用机械加工都形成了较强的集群发展优势。县工业园区成为我县机械加工业的主要集聚区,园区内共有机械加工企业18家,占园区企业的12%;机械加工企业向机械加工重点行业集聚,形成了工程机械、农用机械、铸造锻造加工、钢球加工、挂车、模具为主的六大机械加工产业集群。

第三产业

9年,郓城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05亿元,比上年增长25.77%。其中:县城镇投资26.76亿元,增长36.11%,农村投资18.29亿元,增长12.55%。从产业分布来看,第一产业投资完成0.39亿元,增长11.43%;第二产业投资完成34.51亿元,增长30.18%;第三产业投资完成10.15亿元,增长12.15%。[13]

7社会事业编辑教育

截至年,郓城县有定点小学处,教学点处,小学在校生人;初中39处,在校生人;幼儿园、学前班处,在园班幼儿人;普通高中8处,在校生人;职业教育中心、聋哑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各一处,在校生人;民办学校24处,在校生0人。有教职工人,其中专任教师人。[14]

2年9月,郓城县作为菏泽市唯一省级课改试验区,在全市率先进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县各级各类规范化学校达到40余处,其中一中是省级重点中学;实验幼儿园是省级规范化幼儿园。2年至年底,累计筹集危房改造资金.95万元,消除危房12.87万平方米。先后有人被评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优质课执教人,2人被评为“齐鲁名师”候选人,4人被授予省特级教师称号,0余名教师被评为县级教学能手;教师学历达标率高中、初中、小学分别提高到73.1%、86.6%、99.7%。县教育局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校舍危房改造先进单位、山东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和市一系列荣誉称号,7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质服务机关”。[15]

卫生

截至年,卫生部门共有32处医疗卫生事业位,其中县直11处,乡镇21处,在职干部职工人(在职人,离退休人)在职人员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人其中正高技术职称20人,副高技术职称人,中级技术职称人,初级技术职称人。各类医疗机构开放病床张。郓城县有行政村卫生室(所)个,从业乡村医生人。[16]

体育

截至年,郓城县拥有以宋江武校为代表的十几所武校,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夺得金、银、铜牌多枚。[17]

8交通编辑

郓城县京九铁路纵贯全境45.5公里,设有3个客货站,欧亚大陆桥在这里与京九铁路交汇。济菏高速、日东高速穿境而过。国道、省道聊商路、济董路交汇于县城,县城距济宁机场30公里;县境内公路纵横成网,全县地方公路通车里程达公里。[18]

9风景名胜编辑

概述

截至年,郓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6处,馆藏文物多件,

风景名胜(2张)

其中国家珍贵文物余件。境内有肖堌堆商代古文化遗址、苏庄汉墓群、五代唐塔、金代名相史惟良墓等。一些与《水浒传》有关的遗迹、遗址较多,宋江故里的宋坑、宋井、宋林、智取生辰纲的黄泥岗等古迹犹存。

肖堌堆古文化遗址

肖堌堆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李集乡大杨集村东约米处,遗址西距黄河0米,其主要文化内涵表现为大汶口、龙山、乐石。商、周、汉文化的遗存,是古代人类聚居之地。肖堌堆高8米,曾有明、清建筑,如三皇庙、阎罗殿等,现存遗址面积3平方米,遗址土呈灰黑色,暴露的石器、陶器残片。[19]

万人堌堆义军公墓

万人堌堆义军公墓(俗称万人堌堆),位于武安镇飞集村西南米处,系明天启二年徐鸿儒起义军部分将士聚葬处,义军约七千人,聚尸一处。现存公墓封土直径约16米,高4米。

黄泥岗遗址

黄泥岗遗址,位于郓城县城东三十五里黄堆集村。郓城县文物管

宋江武校(2张)

理所保存有一块黄堆集出土明朝万历年间石碑,碑文记载:“详考在宋徽宗崇宁年间,环梁山者八百里皆水也,堆北距梁山六十里许,为水浒南岸,古称为黄土岗,即此处也。”一块镌有“黄泥岗”字样巨石,立于村头路边,旁边一块石碑上详细记载了晁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经过。曾出土草泥砖、支纹瓦等文物,经考鉴定属汉代文物,此证明汉代即有人在此居住。

宋金河

宋金河,又名“宋江河”,位于山东省郓城县东侧,距县城2公里。宋金河,宋代称为广济河,后周称五丈河,明清以来称宋江河。年修浚八里河后,使唐店至八里河有一段成为一座中型水库,年正式命名为坝头水库(现称宋金河水库)。

宋江故里

郓城是《水浒》英雄的故乡,素有“梁山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之说。

唐塔(2张)

依据名著《水浒》的旅游资源丰富,如宋江故里宋家村,晃盖故里东溪村,吴用老家车市,智取生辰纲之地黄泥岗等都分布在郓城。[20]

年,宋江武校于郓城建成,现名为宋江武术院。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共获奖牌多枚,是郓城一颗耀眼的明珠。

唐塔

唐塔,又名观音浮屠,原观音寺塔,据考为五代时建。观音寺塔为八棱四门楼阁式砖塔,现存四层,由精美的砖雕斗拱组成塔檐。东、西、南、北四面各设一券顶坤门,其余四面为砖雕景窗。为古代郓城十景之一。[21]

水浒文化城

水浒文化城是由宋江武校投资2亿多元建设的一处集宋江武校的的武术交流、水浒文化街的风情展示和狗娃艺术团精彩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景观,已于7年五一开始接待游客,景点内容包括英雄之门、状元宿舍、宋江武馆、朱贵酒店、忠义祠、古筝坊、天王祠、鲁锦作坊、水浒纸牌印刷、水浒文化博物馆、戏楼等二十多个景点,集中展示了水浒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这一水浒英雄故里的遗风。[22]

佀公祠堂

佀公祠堂系明朝成化年间进士户部尚书佀钟祠堂,位于城南佀楼村。

佀公祠堂图册(3张)

祠堂为四合院式建筑,为明代创建,后经多次添建重修,始成规模,现存山门、大殿、东西配房及耳房。大门为清代建筑,大殿为主体建筑,明代始建。殿内原有紫檩屏风,为孔府所赠,高4米,长10米,镶有金饰,其上绢本书画为名人笔迹。[23]

10历史文化编辑水浒文化

郓城人自古以尚武、豪爽侠义而出名,历为武林志士云集之地,俗话说

水浒文化城景点(21张)

,梁山一百零八将,七十二名出郓城,作为《水浒传》中的核心人物宋江和晁盖都是郓城人。宋江是今郓城县水堡乡人,元人杂剧〈坐楼〉词中,就有“家住水堡在郓城,姓宋名江字公明”的话,如今宋江故里的宋坑、宋井、宋林等古迹犹存。晁盖家住郓城县晁庄,在晁氏家谱中,北宋末年有“晁盍”其人,因晁盖造了皇帝的反,在续家谱时,把“盖”字的草头去掉,写成“盍”(“盖”字的繁体字为“盖”),这叫做砍头入谱。《水浒传》中,在黄泥岗智取生辰纲的故事引人入胜,黄泥岗就是现在郓城的黄堆集,至今村东还有一个大土岗,上有明朝石碑一座。[24]

姓氏文化

据当代作家田茂泉说,前年(春秋周敬王十二年),濮州陈甫迁郓境内建村陈,其后裔散居四处建村,原陈庄遂名老陈庄,这是有文字记载的郓城境内定居最早的姓氏。汉朝丞相张良生前看中了郓城的风水,死后葬于郓城西北境,其后裔用其字“子房”建村守墓,成为郓城境内较早的张姓。据侯咽集镇孟胡同《孟氏族谱》载:唐朝末年,其始祖孟达从梁山迁居郓境内的姜庄,后姜姓外徙,孟姓人丁兴旺,改村名为孟胡同。可见,姜、孟亦为郓地较早的姓氏。年(宋建隆二年),疏通了五丈河(即今宋金河),水运复兴,郓境从河南、江苏、安徽、河北、山东东部等地迁入晁、吴、殷、芦、祝、丁、梁、刘、孙、杨、徐、戴、燕、魏、边、张、施等20余姓。明朝为开垦荒地,自年(明洪武元年)至4年(明永乐二十二年),大批山西、河南、安徽等地人迁入郓城。以及从江苏、河北、河南、安徽、江西、四川、浙江等地陆续迁入邢、陈、史、郑、吕、罗、杨等50余姓。清朝顺治和康熙年间,皇帝鼓励开荒,外县、外省人继续向郓境迁移。又有多种姓氏陆续迁入郓城。年从山西迁来谭氏,居于郓城县南25公里(先南赵楼乡谭庄村)年人口普查,郓城县姓氏共有个,姓李、刘、王者最多。[24]

戏曲文化

郓城县享有“书山戏海,筝琴之乡”之称,山东戏曲界有句俗话“无郓

山东梆子《打金枝》

不成戏”。涌现出了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柳子戏的传人黄遵宪、李艳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梆子代表性传人刘桂松、开瑞宝,著名的山东梆子艺术表演家任心才、王爱霞。原山东省柳子剧院院长现山东省吕剧院院长段雨强,青年山东梆子表演艺术家武兰香、陈凤英,豫剧十大名旦章兰等一批当代戏曲界名人。

郓城是山东枣梆的发源地、全国四大古老剧种之一柳子戏的发祥地,也是鲁西南流行最广的剧种山东梆子、两夹弦的发祥地。目前历史最长的山东梆子剧团,郓城山东梆子剧团也是在这里。

枣梆在郓城又称“本地”,郓城是枣梆的发源地。

柳子戏在郓城又名弦子戏,是中国戏曲古老声腔之一。戏曲史上曾有“东柳、西梆、南昆、北弋”之称的“东柳”就是山东柳子戏。郓城县是当今柳子戏的发祥地。其出演剧目《黄桑店》等获演出奖,主要演员也分获演员奖。同年,郓城县工农剧社调菏泽为地区柳子剧团。年又上调省,成为山东省柳子剧团。

山东梆子在郓城又称“梆子戏”“舍命梆子”“大戏”具有很强山东的地域特征,其不同其他兄弟梆子剧的突出的特点是花腔多、甩腔多,且甩腔最后多落在“啊”音上。郓城是山东梆子发祥地之一。

九十年代,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于年参加了省第五届艺术节戏曲汇演获9项奖;年排演的现代戏《龙门渡口》(马家振编剧)获山东省“五个一”精品工程奖,并在全省地方戏邀请赛上获12项奖,同时摄制成电视艺术片。”

郓城还是两夹弦在鲁西南一带的发祥地和根据地,境内北词两夹弦现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4]

地方风俗

舞龙

舞龙又称“龙舞”,还称“耍龙灯”,是中华民族一种传

斗鸡

统的民间舞蹈,也是民间杂耍的项目之一,在郓城颇为兴盛。郓城舞龙花样很多,其套路有:“游龙戏水”、“二龙戏珠”、“九节翻肚”、“巨龙叩首”等等。舞龙时奏民族锣鼓乐《闹长沙》、《紧校场》等,回龙时则奏舒展明快的《回龙曲》。县宋江武术院舞龙队,配有大型龙灯两条,队员40余人。

斗鸡

郓城斗鸡,俗名咬鸡,古称唆鸡。郓城斗鸡因产于郓城县而得名。斗鸡表演,也是郓城民间一种独具特色的娱乐活动,其历史悠久,可以上溯到公元前年,春秋战国时期《列传》《春秋左氏传》中就有斗鸡的记载。郓城斗鸡活动兴盛。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两次来菏泽,分别拍摄了《斗鸡》和《鲁西斗鸡》两部记录影片。年,郓城曾派出斗鸡参加了北京龙潭庙会斗鸡邀请赛,以十战七胜的成绩夺魁。

斗羊

郓城人斗羊历史悠久,民风喜好,每年都有大规模斗羊活动,周边县市都有爱好者参与。[25]

11名优特产编辑

小尾寒羊

名优特产(2张)

小尾寒羊是优良的地方绵羊品种,具有生长发育快、性成熟早、繁育率高、产肉性能好、遗传性能稳定、适应性强、裘肉兼用等优点。郓城是小尾寒羊的中心产区,是全国小尾寒羊生产基地。[26]

鲁西黄牛

鲁西黄牛是五大良种黄牛品种之一,产于鲁西南。郓城县是鲁西黄牛的中心产区和山东省鲁西黄牛繁育基地县。曾有“山东膘牛”的美誉,出口日本、欧洲、南洋地区。[26]

青山羊

青山羊是著名的羔皮品种,产于鲁西南地区,郓城县是青山羊集中产区和商业部定名的猾子皮、板皮生产基地县。[26]

刁东古筝

刁东古筝据《山东风物大全》载,“古筝”始于秦代,渊源于瑟。山东省主要分布在菏泽郓城一带。唐筝多为12弦,元、明、清时期为14、15弦,几经改革研制,现刁庄古筝品种已发展到16、18、21、23、26弦。[26]

郓半夏

郓半夏,又名麻疙瘩、老鹳眼、芋头、天落星、无心菜,为天南星科植物的干燥块茎。半夏入药始于《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中有“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也,故名”。郓城产半夏名闻全国,号称“郓半夏”。[26]

郓城肠衣

郓城肠衣是把羊、猪、牛等动物的小肠,经过人工清刮、盐制作香肠、火腿的外包皮,也可做医学上外科手术的缝合线,并能做乐器的弦。[26]

柳编制品

柳编制品是郓城县的传统手工工艺。柳编制品和种类繁多,为出口工艺品。远销德国、美国、日本、丹麦、加拿大、英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26]

12名人编辑

彭丽媛: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夫人、现任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原任中国人民

彭丽媛

解放军总政歌舞团团长,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中国当代民族声乐代表人,中国第一位民族声乐硕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最年轻的文职将军(少将军衔),总政歌舞团第一批“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第一批“政府津贴”,曾先后三次荣立二、三等功。[27]

轩尼诗:中国钢琴轻音乐演奏家、创作人、编导及制作人。轩尼诗钢琴曲轻音乐作品、轩辕黄帝文化产业创始人。[28]

马兴瑞: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实践五号”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海洋一号”卫星前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国家航天局局长,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党组书记、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29]

房爱卿:黑龙江商学院商业经济专业毕业,经济师、商务部副部长。

宋江

陈进行:经济学研究生,工程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高玉潮:农学学士,经济师。任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党组书记。[30]

董忠堂:山东省农业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任仲义:菏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刘传谨:菏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政府党组成员、菏泽市牡丹区委书记

宋江:梁山一百单八将之首,人称“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郓城县押司,后加入梁山,在托塔天王晁盖阵亡后成为梁山的首领,历史上他是北宋宣和年间农民起义军的首领。

张宪周:清殿试为武状元。

佀钟:明官员,历任御史,大理寺丞、右少卿、右副都御史、刑部右侍郎、户部尚书。

夏继泉:夏莲居居士,字溥斋,号渠园。中年以后专修净业,改名莲居,又号一翁。清朝云南提督夏辛酉之长子。20世纪杰出的佛教学者和净宗行人,是继刘遗民、杨无为、王龙舒、袁宏道、周安士、彭际清之后的又一净宗在家大德。汇集《大乘无量寿经》5个版本为一部,被世界净土宗奉为圭臬。

王殿玉:民族器乐演奏家,擂琴艺术创始人,字逐袭、洁尘,生于山东郓城县徐桥村,为“二夹弦”、“山东琴书”伴奏。被誉为“希有之奇才、罕见之绝技,丝弦圣手”。

梁仞仟:原名梁于振,原济南市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兼济南高中党支部书记。

杨建亭:中将军衔。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副政委、中共北京军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白癜风发病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anshizx.com/wabk/41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