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饮酒文化
笔者走南闯北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无论走到哪,都离不了“饭局”。中国有句古话叫“无酒不成席”,在“饭局”上要提起“饮酒文化”,在笔者眼中咱武安“饮酒文化”应该荣登榜首。何以见得?
在笔者儿时的记忆里,70年代的农村都不富裕,只有在逢年过节或红白喜事上才能看到喝酒。在酒场上最热闹的要数划(拳)枚,那时候只有“哥俩好”单见面一枚一和二枚一两种划法。在双方都不出的情况下叫“对宝锤”,简称“宝”;喊一时叫“幺”;二叫“哥俩好”,简称“俩”;三桃园、四季彩、五魁首(简称“欧”)、六六顺、七巧梅、八大仙、九叫快喝酒或快升官(简称“快”)、十叫十全美或者叫都来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到80年代末,又有了双见面的划法。除了划枚之外,还有“对火柴头和猜火柴头”、“老虎、鸡、杠子、虫儿”、拍七,分明七和暗七(明七即7、17、27;暗七即14、21、28)、哑巴枚(按顺序循环压手指)、翻扑克、一支筷子上粘上一片三角形纸片,被罚酒者喝完酒之后闭上眼睛转筷子,纸片指住谁谁喝酒。到了年以后,又有了吹豹子(也叫股子、色子),每个碗里5个豹子,分明吹(猜点)、暗吹,也可以各用3个豹子比点大小。为了让人多喝酒,还曾立各种各样的规矩,如谁说“喝”字谁喝酒等等举不胜举的斗智游戏。
总而言之一句话,武安饮酒文化纯粹为酒场营造热闹氛围,让人尽兴,还能起到解酒和劝酒效果。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权威北京看白癜风最好专科转载请注明:http://www.wuanshizx.com/wabk/4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