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致敬,武安逆行
冯艳芹:“我人生中最幸福的第二时刻,是和你一起穿上这身防护服。”
“我人生中有两次幸福的时刻,第一次是我们穿上了结婚礼服,第二次就是和你穿上这身防护服。”这是西寺庄乡贺赵庄村邓建江的妻子邓艳芹对丈夫说的话。他们年结婚,今年已是第23个年头了。邓建江在贺赵庄村不仅是一名村干部,还是一名村医,妻子邓艳芹则在家料理家务。4月14日夜,武安市下达封城的指令,第二天开始进行全员核酸检测。作为村医的邓建江被安排负责村上核酸采集工作,习惯了帮衬丈夫的邓艳芹想都没想也加入到了全员核酸检测队伍中来。
在全员核酸检测中夫妻俩携手合作,邓建江负责咽喉采集,妻子邓艳芹则在一旁递棉签。这虽然是一套极其简单的动作,但他们每天早上5点就到岗到位,需要持续重复五六个小时。为避免群众排队等待,尽快完成全员核酸检测,检测期间两人不吃饭、不喝水,以此省去上厕所时间。除此之外,夫妻俩还要骑着电动车为行动不便老人逐个上门采核酸,回来后再背上重重的喷雾器为检测场地消毒消杀,防护服一穿就是一天。丈夫邓建江说:“因为有了妻子的陪伴,我觉得这样的工作一点儿都不累。”
一天工作结束后,邓建江和邓艳芹脱去防护服,也脱去了一天的疲惫。抗击疫情,夫妻上阵,虽然没有多么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故事,但默默无闻的平凡付出,何尝不是一种伟大贡献?在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这就是全民参与的抗疫力量。
朱育贤:舍小家顾大家巾帼不让须眉
武安市职教中心财会部副部长朱育贤,扎根北校区(小屯)五年,她是五位北校区部长中唯一一名女性。爱人郭秀杰是武安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疫情防控三年里,为了工作几乎没有节假日。今年疫情期间,夫妻二人为了工作坚守岗位,两个孩子一个面临中考,一个仅有五岁,全都扔给了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他们用行动诠释着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
丈夫郭秀杰的工作异常繁忙,上下班没有点儿,一连几天不回家,常常是刚踏进家门转身就得离开,即使在家的时候也是耳朵不离电话。朱育贤理解丈夫工作的辛苦,主动承担起一切家务事。当接到学校要封控管理的消息后,朱育贤作为财经专业北校区的部长,是留在家照顾孩子?还是留在学校照顾学生?成了一个两难选择。
朱育贤的公公婆婆都已年迈,并且疾病缠身,照顾自己都困难,怎么照顾两个孩子呢?但留在学校的87个外地孩子从寒假结束来到学校后就没有回家,怎么能不想家、怎能不想妈呢?都是十八九岁的孩子,正是思维活跃、心智还不太成熟的时期,要把他们“圈”在校园里,不守着、不疏导,如果出点儿问题,这可怎么办!最终,朱育贤毅然决然选择留在学校。
封校期间,朱育贤不仅需要做好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和线上考试安排等工作,还要对滞留在校学生进行日常管理、生活上的照顾、心理疏导......除此之外,她还主动承担起教室里的日常消毒消杀工作,为在校生剪头发,悉心照顾学生的方方面面。
她是平凡岗位上的普通教师,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轰轰烈烈的伟业,对朱育贤来说,能做的就是守住自己的学生,守住自己的阵地,和万万千千的普通人共抗疫情。
袁帅:穿上“大白”犹如套上“铠甲”
脱下防护服,衣衫早已经湿透。“这几天核酸检测又把袁帅累毁了!”小区板凳上歇脚的大妈看到袁帅心疼地说。“穿上‘大白’如同套上了铠甲,要守护好我身后的人。”袁帅坚定地想,嘴上却憨憨地答:“我没事大娘,歇好了快回去吧,居家最安全!”
自年疫情防控以来,袁帅被分配到税务局家属院1—2号院从事防疫工作,由于他勤恳踏实,表现突出,被任命为小区防疫负责人。他每个月都要考虑24名小区防疫执勤人员的综合状况,合理安排值班。他操持着小区各种公告警示、记录表格、消毒器具的及时更换,就连小区78户的家庭情况他也早已烂熟于心。本次全员核酸检测,他凭借对税务局家属院1—2号院住户情况的详细了解和防控中日积月累的经验,出色完成了风险排查、核酸检测、情况上报等各项工作。
在本次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从准备工作到善后工作,他都细致入微。除此之外,他还要在大家全部做完核酸检测后,把现场的医疗垃圾妥善收好,再将数据上交到社区才能休息。
他既是整个大院的“守护神”,又是大院的“大管家”。宅家期间,为了保障居民生活,他在 工作几乎占据了袁帅的全部时间,偶尔抽空回家,只能望着熟睡的妻子和两个儿子的脸在心里默默地说:“抱歉!等疫情结束,等不忙了,我一定加倍补偿你们。”
李新国:“村民在家休息,那是配合防疫工作,我在家休息,那就是工作失职。”
“我只是手受了伤,腿还能走,嘴还能说,不妨碍任何工作。再说了,右手受伤了,我还有左手。村民在家休息,那是配合防疫工作,我在家休息,那就是工作失职。”武安镇西长远村支部书记李新国说。在防疫工作期间,他因意外受伤,导致右手手筋断裂,出院后他又立即返回工作中。大家都劝他休息,但他依旧执拗地在街道上巡逻,在进出村卡口坚守,义无反顾投入抗疫第一线。
李新国时刻关心群众生活供应保障问题,对村民提出的生活方面的困难,他都逐个登记、逐个协调、逐个解决,他说:“只要村民都能高高兴兴的,我这个手就一点都不疼了。”
李新国以身作则,带领支村“两委”成员汇聚本村老校长、老党员、医护人员、青年志愿者等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圆满完成了九轮核酸检测任务。关键时期,他以大局为重,视疫情为命令,不忘初心,服务人民的精神赢得了大家一致赞赏。
温凯:一家人的别样团聚
“20多天,终于不再是隔着屏幕和家人对话,看到家人平安健康,我感到很值得!”医院医疗队派驻午汲镇核酸采集医护人员温凯的柔情告白。“我很感恩,感恩家乡午汲镇党委、政府全力守护父老乡亲们的平安,我很骄傲,骄傲自己是一名医护工作者,是一名午汲人。”
4月8日凌晨3点,温凯匆匆出发,奔赴邯郸市区协助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在3天的工作中,他克服条件的艰苦和身心的疲惫,倾尽全力,和同事们圆满地完成了采集任务,返回武安进行集中隔离。
4月26日,温凯再次投入到核酸采样工作中,不过这次,是在自己的家乡——午汲镇。午汲镇党委、政府考虑到医护人员的辛苦和付出,特地安排他到自己的老家——大贺庄村,利用工作间隙,和自己的家人见上一面,报个平安。
当他正专心给村民采集核酸时,一名带着两个孩子的老人在扫码时对工作人员说:“你们辛苦了。”老人随即说自己的儿子也是奋战在抗疫一线,已经半月多没有回家了。埋头工作的他听到熟悉的声音,抬头一看居然是自己的妈妈带着自己的女儿和儿子。当轮到给儿子做核酸检测时,他亲切地喊到:“昂昂,快过来采核酸了。”孩子顿时愣住了,第一次见到分开半月的“大白”爸爸,是那么熟悉,却又有些陌生。温凯快速、标准地采集完家人后,朝他们挥挥手,让他们早点回家,自己又迅速投入到岗位中。他多想上去抱住孩子,告诉自己有多想他们,可是他知道时间不允许,工作不允许!
郭荣华:甘当辛勤“老黄牛”
今年59岁的郭荣华是磁山镇政府机关的一名普通干部。作为基层工作人员,在本次全员核酸检测的重要关头,郭荣华不分白天黑夜,坚守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线,为全镇顺利完成检测工作出力添彩。
在防疫一线,郭荣华是“司机”,天不亮就开车去市里接医护人员,白天还要开车带领镇纪委成员逐村督导检查,到了晚上再开车去领取第二天核酸检测所需要的各种物资。他还是“搬运工”,在领取医疗物资的现场,他将一箱一箱的物资从仓库搬上货车,仔细清点、核对总数……累计九轮的全员核酸检测中,老郭都是这样忙碌不停、奔前跑后,不讲条件、不求回报,以求真务实、默默奉献的精神做好每一项工作。面对别人的夸奖和赞赏,他总说这不算什么,自己只是按要求做好本职工作,还有其他同事比他更累更辛苦。
在同事眼里,老郭似乎“无处不在”,机关里不论大事小情,大家总能在现场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在同事口中,老郭总是“来者不拒”,不论是什么工作任务,他都欣然答应,着手就干,同事们请他帮忙,他也从不推脱。而老郭自己,却常常“沉默不语”,工作中的忙和累、自己干得多与少,他从来都闭口不言。
郭荣华虽在平凡的岗位上,但他坚守初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投入防疫一线,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勇担责任,无私奉献,用自己逆行的背影诠释了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来源:新武安
责任编辑:王杰仁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anshizx.com/wabk/14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