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武安文化演讲给清华总裁班的老总们h
9月26日下午,神钲书院院长安秋生应邀到东太行晨曦酒店,给清华总裁班“菁英汇”老总们演讲《漫谈武安文化》。
安秋生从武安地名的来历讲起,围绕“武安是个好地方,有山有水有文化”这两句话,从“山、水、磁、铁、傩、戏、红、商”八个字对武安的六大文化进行了解读。
清华总裁班“菁英汇”老总们来自全国各地,有的是初次到武安,通过聆听安秋生的演讲,他们对武安有了初步的认识,纷纷对武安优美的风光和深厚的历史赞叹不已。
近年来,安秋生致力于武安地方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应邀到日本、上海、邯郸和武安企事业单位、学校等机构演讲武安文化和武安商帮文化,为“传承地方文化,助建书香城市”做出贡献。
山
“武安是个好地方,有山有水有文化。”武安的山层峦耸翠者有之,壁立千仞者亦有之。不仅有八百里太行山脉其中一段,境内更有青崖寨、马武寨、摩天岭、古武当山;文化名山有鼓山、粟山、儒山、磁山等。
水
《汉书·地理志》载:魏郡武安有寝水是也,一名南易水。
武安作为洺河源,在古时称其为南易水,因其流经各处时断续相连,另有一名曰寝水,后改洺水涌流至今。
磁
武安被称之为指南针的故乡,其缘由便来之于磁山蕴含了丰富的磁石。“磁”之一字,古为“慈石”,后写作“礠”,简化为“磁”。
远古时期的“磁山人”已掌握了房屋建造技术,拥有了必需的生活用具,过着较为稳定的定居生活;社会生产以从事农耕为主,兼及采集、渔猎、家畜家禽饲养和手工业生产活动;率先培育出了黍、粟等粮食作物,发明了地下储粮技术;饲养了猪、狗等家畜,并最早驯化了家鸡;继承发展了石器和骨器加工、陶器制烧及编织纺织技术;出现了古朴的原始艺术,并萌发了以崇拜与祭祀为特征的原始宗教,开启了新石器时代人类的文明之光。
铁
武安冶铁文化自战国时始,一直延续至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铁”是古代两大战略物资之一,汉武帝时,全国设铁官四十九处,武安为其一。据《武安县志》记载,明代时,武安设有“铁冶使”,中断于清末。
武安冶铁文化悠久,许多地名皆与此相关,如矿山、磁山、冶陶、崔炉等,堪称“冶铁文化脉系”。
商
《彰德府志》载:“武安最多商贾,厢坊村墟罔不居货。”
比之其它以省立帮、多省立帮的商帮而言,武安商帮以县立帮,这在全国都是十分罕见的。以安国药王庙合帮碑为例,碑上记载的出资立碑者就有三百余家;更有现存的苏州武安会馆、富贵风流地阊门人人学说武安话的历史为佐证,由此可窥武安商帮当时之繁盛。
傩
乡人傩,礼失求诸野。世人曾一度认为“江北无傩”,而武安傩戏的发现打破了世人对“江北无傩”的认知。除“捉黄鬼”等经典傩戏外,还有“东通乐赛戏”“白府拉死鬼”等,堪称戏剧活化石。
戏
武安平调、武安落子,一县两剧种全国罕见,年,更是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安平调,一场场朝代大戏登台亮相,文来细腻委婉,武来粗犷豪放;武安落子,一幕幕家长里短粉墨登场,听来诙谐幽默,品来回味悠长。平调落子两开箱,花开并蒂慨而慷。
红
武安红色文化历史深厚,梁沟兵工厂保卫战中英雄辈出,人民教师田静渊、安海澄为保学生安全,舍身赴死引开敌兵追捕;女英雄鲍玉珍为掩护组织,怀抱七岁幼子毅然跳崖。人民日报社在石洞乡河西村创办报纸七百多期,在冶陶村的晋冀鲁豫军区曾召开了著名的南征会议、土地法大纲会议、华北财经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从武安舍利塔下出发。
摄影:刘向
撰稿:刘向侯晓燕
神钲书院由作家、地方文化学者安秋生先生创办,世通传媒承办。神钲,是武安的别称。神钲书院即武安书院也。神钲书院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挖掘、梳理、传播武安历史文化为己任,不以盈利为目的,不以时尚为导向,愿为武安文化的发展和武安影响力的提升贡献绵薄之力。神钲书院举办如下活动:1、地方文化沙龙和论坛;2、为社会提供地方文化方面的咨询;3、开办大讲堂,面向社会举行国学和地方文化报告会;4、受邀为学校、企业等举办地方文化讲座;5、接受有关单位、机构、个人委托,编辑、撰写、出版村志、厂志、自传以及其它地方文化资料;6、面向社会开展艺术培训。神钲书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anshizx.com/waxw/13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