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文化解读关公爵名义勇武安王

解读关公爵名“义勇武安王”

□关新刚

悠悠历史

义勇武安王,顾名思义,义:正义;勇:勇敢;武安:武功治世、安邦胜敌;王: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这一称谓,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宣和五年(公元年)赐封于关公的爵名。

从“汉寿亭侯”到“义勇武安王”

北宋以前,关公的爵名为“汉寿亭侯”,这个爵名还是关公生前曹操奏请汉献帝赐封的。其实,“亭侯”比乡侯还要小,“汉寿亭侯”实为较低一级的官名。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国皇帝陈伯宗为了借用关公“忠义”的威名来维护自己的政权,大肆渲染“关公显灵成神”,于光大元年(公元年),在湖北当阳玉泉山关公显圣地兴建“关庙显烈祠”。隋代时期,在玉泉山入定的佛教天台宗开山之祖智者大师智顗遂将关公作为“伽蓝神”,首次供奉进佛教殿堂,可谓正式成为“神祇”的关键一步。唐代时期,唐朝皇帝唐德宗李适在增加武圣人姜子牙武庙配祀时,把关公以及张飞、周瑜、邓艾等人纳入其中,使关公在官方祀典中首次亮相。

到了北宋时期,宋徽宗赵佶于崇宁元年(公元年)追封关公为“忠惠公”,使其由原来的侯爵(壮缪侯)晋升为公爵。崇宁三年(公元年),他以自己的年号“崇宁”为封号,以道教的“真君”为神职,再封关公为“崇宁真君”,使其在道教殿堂上有了合法地位。继而,大观二年(公元年)又加封关公为“武安王”,使其由原来的公爵晋升为王爵。宣和五年(公元年)复封关公为“义勇武安王”,从祀于“武成王庙”。宋徽宗赵佶连续对关公封号的晋升,尤其是赐封“王”的爵名,超越了过去所有的爵位,这也为此后封“帝”、迈上“圣”坛,奠定了基础。

同时,还有资料记载,宋徽宗赵佶特别喜欢三国故事,他曾对贴身太监童贯说:“孤家一生中只敬重山西解州关云长,他不忘汉室是忠,不忘刘备是义,爱读《春秋》是文,出关斩将是武,盘古至今,集忠义文武于一身者,唯关公一人。”

推崇关公源于凝聚民心和稳固江山

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这是历代王朝赐封关公爵位的重要转折时期。我们分析,宋徽宗赵佶主政期间,极力推崇关公,晋封爵位,一定有其政治目的和原因的。

凝聚民心。唐末五代初期(公元年),全国各地兴建关庙勃然兴起,民众房舍悬挂关公神像已成习俗,清明节关庙拜扫祭奠初露端倪,关公信仰社会基础正在形成。五代后汉乾祐元年(公元年),关公祭祀由州府确定具体时日,每当这个时日,人们从全国各地蜂拥而至关庙,叩头焚香,祭祀朝拜。北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年),沉迷于道教的北宋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由于信奉关公,演绎出了“因蚩尤怪作梗,导致堪称大宋‘金库’的山西解州盐池突然干涸,水少盐减,实为灾难。宋真宗赵恒诚请龙虎山天师道掌门人张天师商讨办法,张天师推荐古代忠烈之士、死后成神的关公解难。关公大战蚩尤怪,盐池果然恢复产盐”的神话传说。这一传说,使得关公无形中成了大宋经济的保护神和财神爷,同时,也为道家增添了神灵色彩。继而,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于庆历初年(公元年),委派包拯为三司使(北宋时期最高财政长官),亲临解州关庙疏理四月初八和九月初九春秋两季关公祭拜秩序,从而把关公祭祀推向了高潮。

虽然关公在北宋宋徽宗之前的多年受封爵号并不多,但民众和宗教却把祭拜关公的序幕拉开了。关公已由“一名武将”变成了民间祭拜的“一尊神明”,成为一个仅有的植根于儒教、升华于佛教、鼎盛于道教的“三教通神”。而此时,宋徽宗赵佶懂得:顺民心、安天下者要奉关公也!

稳固江山。宋徽宗赵佶继位时,曾遭到朝中大臣强烈反对,认为其生性轻佻,不可以治国安邦。果不其然,他主政以后,玩物丧志,治国无能,过分享受奢侈生活,任用贪官横征暴敛,导致方腊、宋江等领导的农民起义揭竿而起,国内矛盾日趋加剧,外族势力蠢蠢欲侵。面对如此困境,怎样才能鼓励宋军将士精忠报国,英勇作战,长治久安?宋徽宗赵佶还坚信:鼓士气、稳江山者要奉关公也!

的确,宋徽宗赵佶在扩大关公影响、晋封关公爵位中作出了努力。问题是他自己却不以关公精神为国尽责、善理朝政、伸张正义、关爱民众,甚至言行相诡,背道而驰,因而很快地丢掉了江山。宣和七年(公元年),金兵南下攻宋,主政了26年皇位的宋徽宗赵佶,见势不妙,禅位于太子赵桓。赵桓在哭哭啼啼中登上皇位一年零两个月后,父子二人被金兵俘虏北去,北宋灭亡。

《义勇武安王位》像画系关公较早时期肖像

民间现流传有关公《义勇武安王位》雕版像画。该像画高72.3厘米,宽34.2厘米,关公端坐于椅中,双臂垂于两腿,目光炯炯,神态安详,美须飘然。身后一将擎旗,一将持刀,一将握剑,前面两侧护兵守卫。有说关公左边是关兴,右边是关平,身后是偏将,前面有一禀报军情的探马和手持战刀的士兵。像画周边饰以回纹,上方通栏横批为楷书“义勇武安王位”。仔细看,该像画章法完善,体韵遒劲,工雅秀丽,画面布局严谨丰满,人物刻画细腻生动。从该像画字形、工艺以及关公头裹巾帻、脚蹬战靴、身着战袍等服饰来看,制作年代应在北宋宣和五年(公元年)关公得此封号后的近年之内。

我们还观察到,现在民间流传的各类关公塑像,多数为头戴红缨帽、身着龙袍的戏剧写照像。就流传的“关公五十三岁真像”而言,遗憾的是关公却是身着龙袍。因为关公五十三岁时爵名仅为“汉寿亭侯”,是不会也不应该身着龙袍的。因为龙袍是皇帝的朝服,关公身着龙袍应该是在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年)关公封“帝”以后人们才配饰的。由此,可以这样说,这幅《义勇武安王位》像画,应为记述关公肖像很早的、民间珍藏有限的、传统供奉了几百年的神祇宝像。如此精美的雕版像画,实属难得的艺术精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来源:运城新闻网)









































白癜风如何根治
治疗白癜风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anshizx.com/watw/112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