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长平之战的惨败,他应该负最主要责任
文/起叔
-1-
当长平之战惨败、四十万赵卒被坑杀的消息传回邯郸时,赵王大恐、群臣惊悚!赵国上下,父哭其子、子哭其父、妻哭其夫、弟哭其兄……
哭声震天!
而祸不单行。前方又传来消息,说武安君白起已定上党,复亲率大军直逼邯郸!扬言要月余克赵。
可怜的赵人,带着悲痛、惶恐万分,梦中披战,一夜十惊!
……
长平之战画面可问题是:这出人间惨剧的上演,赵国究竟该让谁来负主要责任?谁来为那一夜之间被坑杀的四十万赵卒埋单?须知赵卒被坑杀时血流有声、江水为染,白骨累累、高达丈余,而再逢夜间、鬼哭有声!
难道这一切,都归罪于赵括?
-2-
还得再从秦国说起。
公元前年,也即秦昭襄王45年,秦国派出大将王龁帅伐韩,直取野王。
地图细看一下秦国的这个计划,可谓狂野到家:拔掉野王之后,上党的归途也直接被切,照此一来,如此大一个上党郡便不再归韩所有!
这就是当时的秦国,他们就是敢这样做!
因为他们有超强的实力可以去做背书。
而当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时,首先想办法的却不是韩国当局,而是上党郡郡守,他是这样琢磨的:上党道绝,韩国必也无力回天,但与其将这么大一片领土给秦,倒不如给赵。赵国如果受了,那秦国必会攻打赵国,届时韩赵为一,说不准还能够抗秦,最不济也能缓缓韩国之困!
上党郡守冯亭不得不说,这不失为一个权宜之计。
且那上党郡守也执行了自己的这一想法。
-3-
问题就又回到赵国这边了。
当上党郡守的投诚书递到当时的赵君也即赵孝成王手里时,赵王大喜!因为毕竟于一个君主而言,土地可以说是最好的东西了……
赵孝成王剧照于是赵王将此喜讯说于群臣听。但他不曾料到的是,下头竟然有反对声音……一个叫赵豹的人就先站了出来,他这样说:“无故之利,受之有殃,不如不受”!
赵王问:“上党恶秦喜赵、感怀寡人之德,何以能说无故”?
赵豹答说:“秦国如此所为,就是要一举两得,可现在是秦出力、赵受利,王您觉得秦国会答应吗?再说上党郡守之所以这样做,其意就是嫁祸于赵,对此您不能不斟酌呀”……
一席之言,说的赵王开始动摇,但不甘心的他还是又听了听平原君的意见。
平原君当时回答道:“赵国常发百万之众、通年累月以攻他国,而经常却是半城难得,如今不费一兵一卒,却有十七县入手,为何不受”?
平原君剧照“卿言正合吾意”!赵王大喜道。
于是他就这样受了,受了这无故之利、受了这眼前之利!未看清上党郡守的本来目的、未真正度量到自己的真正实力!……
而这也倒罢了!毕竟当时赵国的实力还是有的,白起拿下赵国也并非轻而易举。但问题是,赵王竟又听信谣言,以乳将易宿将!廉颇被撤下的那一刻,便基本注定了失败!
廉颇剧照于是赵括披挂上马。关于他究竟有多少实力现在也不好说,但问题从他到了战场那时起,他就必须得换掉廉颇时期的方针,甚至得反其道行之!
因为背后,是赵孝成王在授意。
也因此,不该提及长平之战,就归罪于赵高,赵高背后,还另有人在!
起叔文:起叔
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anshizx.com/wash/16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