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武庙十哲实力成就排名

刘军连出诊的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7688745012040704&wfr=spider&for=pc

武庙十哲,是指唐朝唐玄宗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所设置的庙宇,它以周朝开国太师、军师姜子牙为主祭,以汉朝留侯张良为配享,并以历代名将十人从之。后来在唐德宗时期,武庙增加祭祀古今名将六十四人。可以说,能位列武庙的绝非泛泛之辈。不过,后世有很多人对武庙十哲里的一些人有质疑,毕竟中华上下五千年名将众多,总会有些争议。今天就不讨论谁有没有资格进武庙,只给这十人做个排名。

武庙十哲的名单其实有两个版本,在宋太祖时期,对里面的名将进行了调整。由于宋太祖对个别武将带有感情色彩,我们就以唐朝的为准。这十人分别是,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汉丞相诸葛亮、唐卫国公李靖、唐英国公李勣,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郡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既然是武庙,对比的标准就是谋略和战绩,每项10分,满分20分。

谋略

谋略的定义是非常广泛的,展现形式也很多,比如计谋、战略方针、战术、著兵书、治军等。这一项不考虑战绩,但必须参考对战局或者后世的影响力。

白起,秦昭襄王时期名将。白起用兵善于分析敌我形势,然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对敌人发起毁灭性的进攻。如伊阙之战中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鄢郢之战中的掏心战术,并附以水攻;华阳之战长途奔袭。长平之战以佯败诱敌,使其脱离既设阵地,尔后分割包围战术,全歼敌军。白起的战术是千变万化的,从来都没有固定的套路,更不会按照孙子兵法中的穷寇莫追而照本宣科。可以说他的谋略比起那些谋士,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我给白起10分。

韩信,西汉时期名将。白起的战功有一部分必须归功于秦国强大的国力,而韩信则相反。楚汉争霸时期,刘邦的实力是要弱于项羽的,之所以能够击败对方,韩信当立头功。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一点就说明了他非常善于治军。伐齐时期,韩信的兵力都是自己招募的,还能自己解决粮草,这治军能力可以说无人能及。战术方面,背水一战、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也同样出彩。在打败项羽之前,韩信也分析了双方优劣势,这是战略的体现。因此,我给韩信10分。

诸葛亮,蜀汉丞相。很多人都认为他强在内政,军事能力并没那么出众。其实不然,只不过是内政太出色掩盖了军事能力而已。他提出的三分天下、联吴抗曹、占荆州、取西蜀都是非常高明的战略。而且这些战略方针对当时的格局影响非常大,奠定了三国的基础。不过,诸葛亮在战术、计谋方面并没有那么突出。因此,我给诸葛亮9.5分。

李靖,隋末至初唐时期杰出的军事家。一生征战数十年,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他的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和兵法理论。著有《六军镜》、《卫公兵法》等多部兵书,多已失传。作为唐朝第一名将,在历史上的位置也是非常靠前的。单凭著写兵书这一项,我就可以给给李靖10分。

李勣,与李靖齐名的唐朝名将。前期主要活跃在瓦岗,后期才归顺唐朝。关于李勣的谋略表现,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记载。但在唐朝名将渐渐凋零之后,李勣是多次指挥唐军北征东讨比如灭薛延陀,讨伐高句丽,能取得胜利,也是谋略过人的体现。不过没有太出彩的地方,我只能给他8分。

张良,汉初三杰之一。作为谋士入选武庙,并且是配享,这谋略自然是非常厉害。在刘邦建立汉朝前,鸿门宴上的表现、明修栈道暗渡成仓、离间范增、拉拢项羽亲信、稳住韩信,这些战略计谋都是非常顶尖的。而且,对刘邦问鼎天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能够被成为谋圣,自然可以得10分。

田穰苴,春秋末期齐国著名军事家。由于年代久远,其事迹流传不多,因此大家不怎么熟悉。相传《司马法》这本兵书是田穰苴所写,但到了西汉后渐失传。不过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是别人署了他的名而已。既然能够入选武庙,肯定是被唐玄宗等人认可的。因此,我很中肯的给他8分。

孙武,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孙武的大名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不需要我过多的介绍。一本《孙子兵法》可谓是兵法的鼻祖,给他10分,毫不为过。

吴起,战国时期名将、军事家。吴起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法、儒三家思想,在内政及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与孙武并称“孙吴”。其所著《吴子》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典型的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因此,我给他10分。

乐毅,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燕国作为战国七雄中存在感仅强于韩国的国家,最鼎盛时期就因为乐毅的存在。他这辈子最出彩的地方就是合纵伐齐,但合纵的功劳大部分应该归属苏秦。因此,我只能给他7分。

第一轮:白起10分,韩信10分、诸葛亮9.5分、李靖10分、李勣8分,张良10分、田穰苴8分、孙武10分、吴起10分、乐毅7分。

战绩

既然是武庙,入选的都是名将,那战绩自然是硬指标。这对有些人可能不是很公平,但一个优秀的军事家不仅要谋略出众,也要能驰骋沙场。毕竟在战争中,主帅只有一个,作出决定的也是主帅。

白起,伊阙之战、华阳之战、长平之战都大获全胜,并且歼灭了大量的敌人。据统计,白起一生歼灭了一百六十五万敌军,这在历史上无人能及。因此,我给白起10分。

韩信,在谋略方面可能是跟白起一个级别的,但战绩方面就稍微逊色了一点。伐齐和垓下之战是他的代表作,尤其是垓下之战,击败了不可一世的项羽。因此,我给韩信9.5分。

诸葛亮,内政和谋略都是历史顶尖的,但要说到战绩,就显得不那么突出了。在治军和统帅方面他很强,但北伐时期,基本没什么成效。因此,我给诸葛亮5分。

李靖,一生征战数十年,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最大的功绩是灭东突厥,击败吐谷浑。虽然军事能力出众,战绩也很出彩,但唐朝名将太多了,这些大战也并非李靖独自指挥。况且,当时的唐朝,国力远在这些少数民族政权之上。不过我还是可以给李靖9分。

李勣,李勣在唐太宗时期的功劳也很大,但对手实力都不算强,最好的战绩是在唐高宗时期独自指挥唐军击败高句丽。不过由于从军跨度时间长,整体战绩都不错,因此我给他9分。

张良,在谋略方面是顶尖的存在,但毕竟只是一个谋士,从未有过带兵打仗的记录。历史上有过很多例子,打了胜仗,谋士功劳很大。但吃了败仗,主帅需要承担主要责任。而且谋士功劳再大,也不会功高震主。所以说,体现一个人的军事能力,不应该只考虑这个人的谋略。不至于让张良太尴尬,我给他2分。

田穰苴,由于年代久远,对于战绩这一方面没有多少记载,只知道他曾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春秋时期的战争规模都不算大,因此,我给他7分。

孙武,出众的谋略加上《孙子兵法》掩盖了他在战场上的成就,曾在柏举之战。。不过生平只有这一战,我只能给他8分。

吴起,一个非常神奇的名将。最初在鲁国时,受命指挥鲁军大败齐国。投奔魏国后打造魏武卒,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转投楚国后,又率兵打败魏国。能在三个国家都有战功,这能力几乎无人能比。稍微遗憾的是,没有太过耀眼的大战,忽略政治能力的话,我只能给9分。

乐毅,最出名的战争就是五国伐齐。他作为赵、楚、韩、魏、燕五国联军的统帅,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但遣散联军后,乐毅独率燕军面对已经穷途末路的齐军,拿不下莒和即墨两城,这也是被人诟病的地方。很多人说乐毅的战功水分很大,的确如此。因此我只能给他7分。

第二轮:白起10分,韩信9.5分、诸葛亮5分、李靖9分、李勣9分,张良2分、田穰苴7分、孙武8分、吴起9分、乐毅7分。

两轮综合起来,白起20分,韩信19.5分、诸葛亮14.5分、李靖19分、李勣17分,张良11分、田穰苴15分、孙武18分、吴起19分、乐毅14分。因此,我的排名是,白起第一,韩信第二,李靖和吴起并列第三,孙武第五,李勣第六,田穰苴第七,诸葛亮第八,乐毅第九,张良第十排在最后。

可能很多人觉得不公平,但大部分还算合理。如果有异议,可以和我一起讨论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anshizx.com/wash/147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