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一生历经70余战,从无败绩,而他又是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梵同学将持续带您了解历史,解读历史,共同去找寻历史长河中隐秘的真相。

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有这么一位杰出将领被誉为一代战神,他便是战国时期秦国的武安君白起,若要提起战国历史,这也是一位不得不提的人物,白起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

他征战沙场长达37年,历经70余战,从无败绩,为后来秦国的统一霸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而其实他还有另外一个名称——杀神,这样一个令人胆寒的称号又是如何来的呢?

而这一切就要从白起的战争史来讲起,若你知道了他过往的战场经历,就会明白杀神的头衔并非是空穴来风的,让我们去看看为何秦将白起会有“杀神”的称号呢?

剧照

《大秦帝国》中的“杀神白起“

拨开历史的迷雾,寻找历史背后的真相,让笔者来为您一一讲述其缘由。

长平一战,杀神之名威震诸国

若要说起这“杀神”名号是如何传开的,就不得不提到战国时期的一场重要战役——长平之战,其实大家应该也比较了解这场战役,毕竟赵括的“纸上谈兵”的千古奇闻早已是家喻户晓。

赵国在秦国的计策之下,以赵括换下了名将廉颇,而当时赵括所面对的秦军统帅,正是秦国的武安君白起,在此之前,秦王就下了死命令,不允许任何人透露白起担任秦军主帅的消息,违者杀无赦,就这样的白起悄悄地开启了他的“成神”之战。

剧照

《大秦帝国》中赵括形象

其实我们的这位赵括赵公子还是有点本事的,毕竟,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够忽悠住全国人民的口才,赵括自幼熟读兵法,对于兵书上的计策早已了如指掌,因而他本来是自信满满的。

可惜他遇到的是历史上为出色的围歼战大师,长平之战既是秦国统一天下,改写历史的关键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并且最为彻底的大规模围歼战,当时两方投入的总兵力超过百万。

这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极为罕见,而不幸的是,赵括遇到了白起,结果便是秦军大破赵国军队,而秦国所俘虏的45万赵国军队竟然都被白起所坑杀,你没有听错,全部坑杀!而正是这45万的赵军亡灵筑起了白起一代杀神的赫赫威名,令东方诸国为之闻风丧胆。

长平之战形势图

长期戎马生涯,铸成其杀戮性格

在白起漫长的战争生涯中,他为秦昭襄王征战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他的成名之战便是著名的伊阙之战,崭露头角的白起发挥出了他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大破魏韩联军。

而这也逐渐养成了他嗜杀的性格,在伊阙之战中,白起歼灭的魏韩联军多达24万人,以杀戮铸就威名,经此一战,秦国白起以少胜多,大杀四方,不久便名震天下。

剧照

排兵布阵的大将军白起

你以为白起战场上的巅峰时刻仅仅是如此吗?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这只是他杀戮战场的开始,公元前年,白起受命伐楚,攻破楚国郢都,焚烧楚王祖庙,三次伐楚战争,使楚国元气大伤,甚至被迫迁都,而在整个伐楚战争中,白起共歼灭了35万楚军,楚国从此一蹶不振。

当然了,白起的战绩可不止这么点:攻打魏国于华阳并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交战且沉卒二万,讨伐韩国于陉城且斩首五万…据后世学者梁启超所考证,整个战国期间总共战死了两百万人,白起独据二分之一!杀神之名从此流传于世,秦将白起就是在他不断的战争经历中,铸成了其嗜杀的性格。

秦军作战图

赵国计策推波助澜,后世儒家宣泄怒火

白起在长平之战后,名声大噪,亦想要率军直扑赵国都城邯郸,不过此时赵国也缓过了神来,派人秘密前往秦国说服秦国丞相,让其劝阻秦王,使白起无法乘胜追击,而赵国为了增强对秦国以及白起个人威胁的宣传力度,以谋求其余诸国能够团结起来。

为了强调共抗强大秦军的重要性,而将白起在长平之战中的“杀戮事迹”大肆渲染,并把白起冠以“杀神”,甚至是“人屠”的头衔,其目的无非是想捧杀白起,也借此来让秦昭襄王对白起个人的品行有所怀疑。

剧照

《大秦帝国》中的秦昭襄王

在赵国的计策推动之下,白起的杀神名头果然被迅速传播开来,余下诸国为抵抗秦国入侵的武力威胁,不得不联合起来,秦昭襄王亦未允许白起马上发兵,而秦国也因此错失了攻灭赵国的最佳时机。

至于为何后世的史书之上,为何会留有白起的杀神之名,或许是后世儒者为报复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故,也为宣泄暴秦之残酷,以白起之“凶残”来污蔑秦国,毕竟,秦将白起的杀神之名便是最好的“罪证”,他们希望以此来控诉秦国统治的残暴,从而宣扬儒家仁政的重要性。

剧照

最终白起被秦王赐死于杜邮

梵同学结语:

尽管白起生前战功卓著,无往不胜,却最终落得个自尽于杜邮的悲惨下场,叹惜一代战神竟如此陨落,未于战死于沙场之上,而是被自家君王怀疑所赐死,“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强悍如白起也未能逃过这个历史定律。

或许有人会说,白起手上沾满了鲜血,是个不折不扣的杀人大魔王,也会有人骂他是凶狠残暴之徒,但是,他只是一个战场上的将军,他深知,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他没有选择高尚的名声,只是想为了国家而流尽最后一滴热血。

当然,在杀神白起自尽之前,他还是回想起了长平之战中被他坑杀的数十万赵军,想到了他戎马一生的战斗中歼灭的无数军队,他缓缓地看了看天空,沉默的说道:“我固当死!”而后便拔剑自刎了,也许在他死的那一刻,自己心中的沉重思想枷锁也得到了解脱。

更多精彩内容:

被康熙尊称为万世师表的圣人孔子,为何他生前并未受到如此重视?

如果秦朝没有灭亡,秦朝铁军能否先成吉思汗一步征服世界呢?

为什么四分五裂相互攻伐的战国时代,未受到北方外族的入侵威胁呢

秦国如此强大,可为何秦军不向西扩张,与亚历山大大帝一较高下呢

此为好好的梵同学的原创作品,喜欢的同学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anshizx.com/waqs/1642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