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白起为什么会被封神历史上封神的战争机
武庙十哲之首的白起,又名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他有多牛第一名将,是我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统帅,人称“杀神”。
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称号呢?世界近代史上美国著名的巴顿将军曾说:“战争就是杀人,你不杀他,他就杀你。”这位美国名将简单明了的揭露了战争血淋淋的事实。所谓的战争,就是通过杀人的速度和效率来决定卷入战争的国家命运。如果用战争中有效消灭敌人的数量与速度来衡量一位指挥官的出色程度,那么在多年前的中国,就出现了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名将。这位名将以惊人的速度杀死了数量惊人的敌国士兵而闻名于史。也正因为如此,这位名将被后世受予了“杀神”的称号,白起也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高效的战争机器。
白起一生中的战绩辉煌攻城70余座且无败绩,并且每战杀死敌军人数百分比也是让人瞠目结舌的,最牛的一次就是屠杀40余万赵国人。根据史记中的可靠记载统计,白起在其职业军事生涯中有据可查的,公元前年伊阙之战,灭魏韩24万联军。公元前年华阳之战,斩首十三万,溺毙赵卒与黄河二万人。公元前年白起攻打韩国,攻陷五城,斩首五万。公元前年长平之战,斩杀5万敌军,坑杀40万赵国降军。这些正儿八经的杀人记录就多达90万,如果算上那些史记可能忽略的小战争,那么死在白起手中的各国士卒可能超过万。
而根据有关学者的推测,战国时期我国的总人口不过在一千五百万左右,而那个时期因战乱总共阵亡的士兵也就在万左右,所以白起的杀人记录,不管从百分比还是数量上,其恐怖程度不言而喻。
长平之战中,白起亲自策划并执行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屠杀,40万投降的赵国士兵被集体活埋。对人类来说,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在饥饿和恐惧中慢慢的耗尽体力和热情。40万赵国士兵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一次性集体屠杀40万人,这在年前的青铜兵器时代尤其困难,因为那时候青铜武器还不如我们现在家用的菜刀好使。40万人的拼死反抗,爆发的力量很可能为大多数人死里逃生创造机会。
然而事实是40万人全部给活埋,而只有个的年轻士兵没死,因为他们是被白起放回去报信的,就是为了羞辱赵国国王。
白起能够创造这个恐怖而血腥的数据,很大的原因上得益于,“纸上谈兵”的赵括在断粮以后,没有及时突围的错误决定。46天的断粮和只能喝护城河里充满尸体腐臭的河水,彻底摧毁赵国士兵的体力和意志,虚弱的士兵们根本无力去于敌人作垂死的爆发,只能坐以待毙。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干掉40多万敌军,这个恐怖的消息迅速传遍了赵国和其他五个国家。从此以后,白起这个名字与恐怖的代名词一样,印在了赵国人的心里,白起也因此成为饱受争议的兵家第一传奇人物。
从消灭敌人的数量与速度来讲,白起不仅做到了空前,而且还做到了绝后。白起凭一己之力,创造的消灭敌人记录至今没有人能打破,而这个记录可怕的是在既没有火药更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青铜兵器时代创造。正因为如此,从这样的记录来看,武庙十哲之首的白起是一个绝对地地道道的“杀神”。
当然肯定是支持白起的学者多,都认为白起当时屠杀赵国40万降卒的决策是正确的,因为如果不这样赶尽杀绝,后来这40万降卒很可能真的白起预料的那样,会再次拿起武器来反抗秦国将来的统一天下,如果不是消灭了那么多的士兵,那么这次取得长平大战胜利的成果将大打折扣,“胡服骑射”的赵国如果不失去这些士兵,依然是足以与秦国分庭抗礼的强国。当然这次白起的血腥屠杀,给了其他六国一个明确的信号,投降是没有活路的。
因此,从长平之战以后,其他六国的人们,不再对于秦国妥协抱有幻想,从而与秦国开始了死磕到底,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也就变得更加艰难和血腥,甚至还派出了刺客去刺杀秦始皇嬴政。完全依靠强权镇压建立起来的,统一的秦帝国看似强大,实际上早就人心丧尽。
也是正因为如此,在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以后,各地也开始纷纷举起了义旗,纷纷投入到推翻秦帝国的队伍中。因此秦帝国也很快就土崩瓦解,从天下一统到二世灭亡,总共用了14年的时间。秦帝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也算是大一统的最短命王朝。
说到了这里,那么牛掰的白起又是怎么死的?公元前年,白起被剥权,从爵位武安君直接降为平头士兵,直接让其退役回乡。由于年迈病情反复,白起无法远迁。他滞留在咸阳的三个月,正是秦军屡战屡败之时。没有白起的秦国就打不了胜仗,这让刚把白起贬为普通士兵的秦昭襄王颜面扫地,秦昭王不想让他继续得意,更不想让白起看到自己决策的失败,便勒令他离开。白起才刚刚起身,秦昭襄王就和范雎商量,白起心怀怨恨,索性直接处死。在咸阳城外十里,白起接到了刺死的命令。白起仰天长叹:“我对上天有什么罪过,竟落得如此下场?”随后拔剑自刎。
白起的悲剧源于他的性格,也源于个人能力太强,在长平之战后,白起原计划直取赵国都城邯郸,灭赵国也就是顺手的事,此时赵国已无可征战之兵,全国上下恐慌,就派出苏代携重金贿赂秦相范雎,并说如果白起灭掉赵国,那么凭他的战功就会位列三公,你这个丞相就会屈居于他之下。范雎就直接告诉秦昭襄王,说白起已经功高盖主了,得让他回来,要不他若有反心,整个秦国将没人是他的对手。
秦昭襄王觉得范雎的话在理,就在此时召回了白起,白起此时的军事生涯也就结束了。在错失了最佳的灭赵国时机后,秦昭襄王又派兵攻打赵国,此时白起生病了,就派出了大将王陵与王龁去攻打赵国,历时整整三个月,秦国损兵折将,此时白起已病愈,再得令去当大将军攻打赵国,白起却说自己身体还是不行,不能出征,并说你以前不听我的,错过了最佳战绩,我去了也打不赢赵国。
秦昭襄王强令白起出征,还派丞相范雎作说客让白起出征,但是白起就是不挂帅。事已至此已经不是对白起军事能力的考验了,而是对他听命与否的检测。白起却偏偏看不到这一而再,再而三的检测。白起的死,离不开他的自作聪明,离不开他的自以为是。
据历史记载,自从长平之战之后,白起自以为可以成为秦国军队的话事人。结果他的想法太天真了,作为功高震主的牛人,最后肯定会被君王所猜忌,君主对于手握重兵的外将不相信,猜测其忠心程度,再加上一个眦睚必报的丞相范雎,最后导致了白起的死。虽然在后世很多人的眼中,白起多是以“杀神”的代名词出现,但是他在当时绝对是秦国真正的战神,他的军事才能在整个战国时期甚至后世也无人能敌。秦始皇嬴政最终可以一统天下,和白起征战几十年取得的赫赫战功关系密切,因为最强大的赵国和楚国就是白起打废的,韩魏两国也是白起打残的,这是历代都不会否认的事实。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anshizx.com/waqs/15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