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歌长寿村的老少爷们

以上为赞助商广告月曝光量近百万次

广告合作丨爆料投稿丨

阳光明媚的初秋,有幸参加河北省散文学会在长寿村的笔会。这是我第三次走进这个山青水秀的自然村,每一次来它都给人不同的感受。青山翠映之中,那日夜不息的欢快奔流的甘冽泉水,深深地触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以为这潺潺汩汩的泉水就是大山的心声,是贴近你灵魂的最柔软处的可爱。在通往长寿老人居住区的林荫小道上,我们一行在愉快亲切的交谈中闲庭信步,把一片欢声笑语柔和到路旁芬芳的野草野花的生命里,它们似乎受到极大的鼓舞,欢欣地为远方的来客舞蹈着。沟渠里,崖道旁,核桃树,柿子树,栗子树,背负着山民沉甸甸的希望憨态可掬地向我们这半土不洋的城里人招手,凉爽的秋分吹过,树叶哗啦啦地笑个不停,仿佛笑我们一行穿着的单薄,自豪自身早已进入下一个轮回的季节。

远离城市的喧闹与浮华,我们来到了山里人石垒石砌的石板房的石院落。门,开着,院内空无一人,巴掌大的青石院整齐洁净。一只小花猫静静地卧在门槛上眯缝着眼睛懒散地想心事,两只年轻的狗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下亲切地相互安慰,顾不上朝理我们这几个不速之客,全然没有城里的狗们那么不可一世地嚣张狂吠。几只鸡在悠闲地觅食,粗短健壮的梨树忽然咳嗽一声抖下一个水灵灵的梨,刚落地的尤物还没弄明白自己怎么就不小心跌落下来,那假寐的小花猫便以迅雷不及眼耳之势扑向它,用柔软的小白踢儿嗳味地抱住张惶的梨滚过来滚过去,玩得很尽兴。窗根下煤球炉上的小铁锅内熬着已飘溢了满院子清香的小米粥,日不关门,夜不闭户的山里人敢把自己全部的家当裸露给城里人。

每个人的灵魂深处多多少少都有一种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本能,站在这“石头城”里,我仿佛来到了旷古的世界,真真正正地寻觅到世外的桃源。小院里观光片刻,也不见主人回来,忽一抬头,看到石板房上蹲着一老人,似乎在忙着晾晒什么。我们招呼他下来,可看看院内没竖着梯子,心就想:这老人咋上的房?又咋着下来?转眼之间又看不到房上老人的身影,倏忽之际,他笑哈哈地从门口进来了。刘绍本老师亲切地问:“您老,下来啦?”他爽快地答:“下来啦!我这房顶与后院邻家的院子水平。”并热情地进屋掂出来几个马扎招呼我们落座。看着老人那矫健,稳妥,利索,平实的步伐,听着他那底气浑厚,和善亲切的声音,再看那沟壑纵深,但红光泛泛的慈善面容,以及那背不弯腰不驼的结实身板,我们几次询问他高寿,他都支支吾吾地说也就七十多岁吧。导游小姐笑着在背后告诉我们:老人已九十多岁啦,山里人忌讳年龄,说不知年月地瞎活着没准就能混个大岁数。刘老师夫妇谦和地夸赞老人身体真好,显得真年轻。老人笑得没了眼:“是还小,比起我那活了一百零三岁的老哥们,我还差得远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上天对我们不薄,给我们这里天然上好的矿泉水,给我们这里宜人的气候,还有山上几百种的药材和几十种的果木树,取不尽用不完的资源呐,还有这自种自收能让老百姓吃饱喝足的好政策,咋不能快活地长寿呢?哈哈,光等着作精啦!”老人的一番话,爽朗了每个人的好心情。健谈的老人耳不聋眼不花,思路也很清晰,从山西到山东,从过去到现在,从贫穷到富有,从困苦的吃糠咽菜到现在人们的山珍海味,从昔日的民俗风情到今天的民风演绎,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尤其是在谈到他上山放羊的经历时,如三峡泻洪,势不可挡,大有闸门失灵,难以截止的劲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表达式,牧羊曲是他生命中最动听的乐章,是他一生中最辉煌最厚重的历史。说到激动处,他像个孩童似的旋即从屋内抱出一块匾额和一本年代久了有点逊色的紫红荣誉证书,展示给我们。匾上赫然写着:邯郸市人民政府一九九二年授予李凤山养羊状元的称号。荣誉证书是河北省科委在一九九三年颁发给老人科技示范户的标志,里面还夹杂着他的一些历史性的照片。抚摸着老人辉煌的一页,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副壮美的牧羊图:满目翠绿的山上,一群游动的绵软的白点,像是蓝天上漂浮的云。羊是这山里的精灵,老人是舞动这精灵的神鞭。在我的思绪飘渺之间,忽听老人的情绪有了波动,说到现在这山上为保护生态环境而禁牧,他无奈及不悦的心情溢与言表:“去年有几个城里人来我这里买羊粪,说是培植家里的名贵花草,我说你们不知道这现在的政策?这山里连个羊毛都没有了,哪儿还有羊粪?买回去当就吃(农村人称呼的一种下饭的咸菜)里?当就吃也不够!老人的话语虽然难听,但我们在呵呵的笑声中理解这养羊人的苦衷与养羊的情结。拜别了老人,心头就有了一种不可名状的厚重的历史情感。这宁静的小山村,没有一点浮华和浪漫,但却有山里人别致的灿烂与殷实的希冀以及回首的欣慰。深吸几口山里清爽的空气,感觉比城里的任何一家氧吧都舒心舒肺。

老人说他现在经常下地干活,上山如履平地,一天不到山上转转就感觉浑身不自在。这句话对于不见山不上山的城里人来说有着极大的绝一要尝试的诱惑力。次日的下午,一行几十个参加笔会的老师和文友们兴高采烈地来到长寿园区。这里泉水汩汩,游人如织,旌旗招展,芳草连天。游人的惊奇,呼叫,赞叹,笑闹,盖压了所有的鸟鸣虫叫及泉水叮咚。每一双眼睛,每一架相机都变成了贪得无厌的小丑,频频闪烁的光芒令卖山货的农家人鼓起了百倍的信心。那些山韭花,山核桃,连翘茶,酸枣面……在主人的手里,在客人的面前,它们虽朴实无华,却按耐不住焦躁的情绪,极具诱惑地妖娆着山外的来客。无意中,我发现在一尊石雕的老寿星背后,一个六七岁的孩童坐在石凳上,伏在石桌上聚精会神地写作业,一桌,一椅,一孩童;一书,一本,一支笔。那种静美的意象令人驻足感叹。游人的庞杂似乎没有影响他的认真。我们站在他的背后或面前,频举手中的相机……但自始至终,他都没有斜一下眼,抬一下头,那专著的学习劲头令我们汗颜。两只蝴蝶欢闹着在他面前翩翩飞舞,一只停在他运作的笔上,一只俯在了他的课本,可他还是在一丝不苟地写字抄作业,那字迹整齐规范,根本不像一个六七岁的孩童所为。在我们一片唏嘘赞叹声中,他仍如老僧入定-—不闻不问,目不斜视,耳不充闻的神态让人不可思议。虽然我知道他有点拘谨,不敢看生人,但内心里还是有一种震撼。脑海里就想起了张爱玲在她的《造人》里说的一句话:我一向是对于年纪大一点的人感到亲切,对于小孩则是尊重与恐惧,完全敬而远之,小孩是从生命的泉源里分出来的力量,所以可敬,可怖。我倒没觉得小孩有什么可怖的地方,有的只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对这里人文的慨叹。孩童手中的笔不是正在勾画自己美好的前景,描绘长寿村未来的蓝图吗?老人承载了长寿村昔日的辉煌,小孩寄托了长寿村未来的灿烂。或许等这一孩童到了耄耋之年,比起现在的老人,他想说的话会更多。

环顾四周的巍峨青山,聆听泉水的优美叮咚。心情舒畅地攀登个青石台阶,每个台阶上刻有龙、凤、鹿、象、神龟、蝙蝠等象征吉祥长寿的图案。台阶尽头,在海拔米的寿石峰,一个鲜红的“寿”字红光耀眼,给人的生命里注入许多活力,给人许多暇思。过去的毕竟是现在的逝去,再也无法留住的;而未来是现在的延续,是我们永远憧憬的。能够把握住的只有现在,我不禁叹服长寿村旅游开发公司的董事长刘安良先生有胆有识,他以拳拳心眷眷情投资建设,奔走呼吁,围绕着返朴归真的田园风光,思索着人们亲近自然的永恒心态,竭尽全力使这里的山更有灵气,这里的地更有底蕴,这里的人更有精神。长寿村的老少爷们善待生活与生命,善待社会与自然,在这得天独厚的环境里怎能不长寿呢!

作者:魏红梅

你不







































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治得好
治疗白癜风的方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anshizx.com/wany/69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