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战神白起坑杀45万赵军获得人屠称
在中国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不少历史名人,提起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很多人第一个都会想起战神白起的名字,他也是四大名将之首,除了战神之外白起还有一个称号,那就是杀神或者是人屠,白起也曾经被人误以为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据有关历史资料显示,白起一生参加过近百场大大小小的战斗,无一战败,为秦国攻下大小城池70余座,死在白起手下的人数超过万,其中,只长平之战这一次战争白起就坑杀了45万赵军。
说到这45万赵军,就要回顾到秦国和赵国之间的长平之战开始。战争持续了三年,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情况下,国力较弱的赵国首先撑不下去了,急于结束这场战争,而相对来说比较强大的秦国也捉襟见肘,从秦昭襄王把秦国征兵标准从16岁降低到15岁就可以看得出来。战争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赢家,两国都弹尽粮绝,但是这个时候赵国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秦国奸细在赵国营造出一种秦国害怕赵括的氛围,传到赵王耳中赵王竟然相信了,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老将廉颇,由于赵括主张主动出击,急于和秦国一决上下证明自己的实力,而这个时候秦国秘密排遣武安君白起接替王乾,孰强孰弱很容易分辨。白起利用赵括急功近利的心理,令前军诈败撤退,45万赵军倾巢而出,走出了秦军久攻三年不下的防御工事,追击秦军一直到白起布置好的陷阱里,45万赵军被秦国杀的溃不成军,在没有粮草支援的情况下坚持46天被迫投降,这时赵军还剩下20万。
那么这20万投降的战俘怎么处理,是白起遇到的一大难题。之前秦军攻克上党,韩王也愿意把上党割让给秦国来求和,但是上党郡守却带领百姓誓死不从,最后宁愿归顺赵国也不选择归顺秦国,而赵国自认为国力强大,已经可以和秦国抗衡,所以欣然接受。,这才导致了长平之战的爆发。因此白起认为赵国人反复无常,如果将这20万赵军收编入秦军,数量太过庞大,几乎已经达到了秦军的一半。如果这个时候反复无常的赵人再来一个里应外合,到时候吃亏的就是秦国了。白起知道这件事的危害和重要性,举棋不定,所以上奏秦王想让秦王出一个解决的方法,但是秦王给白起下了一个空诏,告诉他随便他想怎么处理都行。白起自己的军队粮草都不够吃,怎么能有多余的粮草来养活20万赵军,何况白起下一步还想继续再进攻赵国,不能让自己的士兵吃不饱穿不暖,所以无奈之下只能将赵军全部杀死。
白起的历史评价有好有坏,但综合看来,他这么做也是无奈之举,而且是替秦王背了一个大黑锅。作为军人,他的做法没有错,长平一战过后,赵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国,间接的加快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为秦国的崛起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anshizx.com/waly/15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