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豫章东部门户第一楼武安楼探寻东方
冬去春来豫章东部门户第一楼《武安楼》鸟瞰
武安山天地亭
作品名称:
作品原作:阎立本(?-)
作品年代:唐代初年
作品题材:人物肖像写真画
作品材质:绢本设色
作品规格:51.2xpx
作品珍藏: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
流失时间:-年
作品复原:周平险(现代)
作品材质:绢本设色长卷
作品规格:71xpx
作品珍藏:玉山县阎立本书画院
《历代帝王图》系画家阎立本作于唐初年,是表现帝王政治生活的人物画,又称《古帝王图》。历代帝王像,是中国历史人物画上一个重要的题材,流传至今的帝王画卷中,以阎立本所绘的《历代帝王图》最早。帝王画的功能,是出于“成教化、助人伦”目的。《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诫焉》,正所谓“见善足以戒恶,见恶足以思贤”“观画者,见三皇五帝,莫不仰戴,见三季暴主,莫不悲惋,是知存乎鉴戒者,图画也”。因而受到历代当政者的高度重视。
作品中将历朝的明君、暴君、昏君皆如实刻画。十三位皇帝通过外在形象表现人物内在精神性格与气质,被阎立本塑造得个个精彩。此画的表现形式与《步辇图》有所不同,帝王与侍卫在画面中的比例悬殊很大,不成比例的设计却非常合情合理。体现出了阎立本乐殊贵贱、礼别尊卑的思想观。
画卷全图共描绘了13个帝王及侍从的肖像,计46位人物,每位帝王旁均有榜书,书写庙号、姓名及在位年数。有的还记叙其在位年代及对佛道的态度。这13位皇帝依次是:前汉昭帝刘弗陵、后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蜀主刘备、吴主孙权、晋武帝司马、陈宣帝陈顼、陈文帝陈蒨、陈废帝伯宗、陈后主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
阎立本成功刻画了帝王们的个人性格,通过入微地表现不同帝王的不同个性,力求描绘出带有特征性的细节以表现每位帝王的性格和精神状态。画中不仅表现了画家对他们的了解,且表现了画家对于他们的评价,象征并反映了这些帝王的千秋功过。汉武帝、魏文帝、吴主、蜀主及晋武帝画得都貌宇堂堂、威武英明,这些都是开国皇帝或业绩显赫。在画家笔下体现了“王者气度”和“伟丽仪范”,成功塑造了个性突出的典型历史人物形象,尤其是人物的造型气度和色彩凝重的风格更是无与伦比。
阎立本从拥护统一、赞美稳固政权的立场出发描写这些帝王,是符合初唐时期的社会发展和历史要求的。也充分体现了阎立本高超、精湛的工笔人物画技法,以及出色的表现力。通过对各个帝王不同相貌表情的刻画,揭示出他们不同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画家用画笔评判历史、褒贬人物,扬善抑恶的态度十分鲜明。
由于历史上的帝王作为历史发展的一个偶然性因素,个人的行为在一定的范围内是体现着历史发展的,而经他们之手所实现的统一与分裂、偏安等不同的政治情势对于人民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所以阎立本对他们的描绘联系着他们在政治上的作为,也就是通过了个人的性格刻画而企图实现概括广阔生活的目的,这样的创作,是从人物肖像画的最高要求出发的,这一艺术的最高要求,阎立本显然是达到了。全卷为铁线描,衣纹、胡须等匀细而挺拔,人物造型准确,用笔舒展,色彩凝重、晕染显著。在画面的布局上面,有“右相驰誉丹青”之称的画家阎立本没忘记自己是个宰相,君贵臣贱区别非常清楚。侍从都占较小的比例,画中君臣共处,总是君大臣小,君近臣远,君中间臣两边。在绘画技法上已大大发展了单线勾勒的表现能力,为古代绘画造诣的上乘之作,代表了初唐人物画的最高水平。在中国绘画史的发展上有着重要地位,画家阎立本的艺术表现水平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成为冠绝古今的稀世珍品!
《历代帝王图》在宋代就被皇宫秘藏,是名副其实的国宝,后被美国珍藏于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国宝是一个民族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智慧的结晶,蕴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它们往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中华文明历史进程的标识,对中华民族有着特殊的凝聚力,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已经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千年古邑换新颜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anshizx.com/wajji/10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