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一年半,邯郸3吨重的北宋千年壁画重
近日,记者从河北磁县文物保管所获悉,历经1年半的艰苦修复,磁县开创性地使用“切割砖体”技法成功将宋初墓葬出土的千年壁画修复完成,这是近年来磁县文物保护与修复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也对同类壁画的保护与修复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年初在磁县磁州镇西来村西北溢泉湖北路施工现场取土时发现一座古墓,该墓坐北朝南,平面呈方形,由墓道、甬道、前室、中室、后室及耳室组成,在前室出土一块青石墓志,墓志盖上楷书“南阳大王墓志”,经考证该墓主人为北宋大将韩令坤。由于该墓葬早期破坏严重,墓顶、墓壁坍塌。但可喜的是,在甬道东壁发现一组壁画,为出行图,保存基本完好,是河北迄今为止难得一见的唐晚宋初时期壁画,为研究宋代早期墓葬壁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为了更好的保存和研究该墓葬出土的壁画,在河北省文研所专家的指导下,磁县文保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但由于壁画损坏,一般常用的揭取方法将造成壁画破碎成小块,因此不适用。专家考虑将壁画整体搬迁,因壁画背面有砖体块,外加料疆石,总重量接近斤(3吨),重量较大,搬运及后期展示极不方便。经专家多次研究与论证,最终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保护与修复方案,就是对墓室壁画采用整体加固和切割砖体及料疆石的方法,运出原地进行异地修复。
随后利用一年多时间、涂胶、切割、封护等十几道工序特殊处理后,将画面层、地仗层、支撑体一起揭取回室内。由于环境变化,温度、湿度、光线等条件发生了改变,质地脆弱的壁画受到了危害,急需对其进行保护修复。专家们采用现代分析技术,经过对壁画制作工艺及壁画的病害的科学分析研究,制定了科学的修复方案,本着“修旧如旧”原则,让这一古代墓葬壁画重获“新生”。
据了解,成功修复后,壁画更加精美绝伦,长约2.1米,宽约1.8米,壁画中共有7个人物,均为站立姿势,面朝南,共分四排,面部较为饱满、红润,均有胡须,表情较为严肃,手指较为纤细,每位人物均官帽、腰带、手持礼器,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刻画精美,构图饱满、线条流畅,生动再现了与墓主人身份、地位及生活相关的北宋历史社会风貌。
在保护修复壁画的过程中还有意外发现,该壁画中黑色线条的颜料除了炭黑外还采用了群青和青金石,这个现象在我国古代墓葬壁画中均未发现过。同时,还发现砖体缝隙中出现红色、白色颜料层,在其他砖室墓葬壁画中也曾未发现过,原因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考证。
据了解,韩令坤(年-年),磁州武安(今武安市)人,宋初官至镇太平军加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同平章事。宋太祖赵匡胤亲征李筠,其奉命率兵驻屯河阳(今河南省孟县),年春返京,被削去禁军军职,出任成德军节度使。不久,因疽发于背而卒,年四十六。
记者王达翃通讯员董建华齐雄
编辑:韩璞张月炜
中药清热解毒治白癜风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家转载请注明:http://www.wuanshizx.com/wabk/4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