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大医生体检发现胆囊息肉,不必惊慌
每周《共享大医生》来啦!
9月24日星期二上午10:10走进直播间的“大医生”——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肝胆外科副主任吴鸣宇。
大医生简介:
吴鸣宇,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肝胆外科副主任。
擅长普通外科疾病的诊治,尤其在肝、胆、胰、脾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较高造诣,致力于开展肝脏、胆道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
近几年,以医院就诊的人越来越多,不少病人从别人口中听闻:“胆囊息肉会癌变、胆囊息肉是因为肥胖或者脂肪含量高造成的”。因此也造成不少心理负担。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一起来听吴鸣宇医生介绍的关于胆囊息肉方面的知识
胆囊息肉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都很少被人提及,但近年来,由于影像检查设备的更新变化,使得体内脏器即使出现细微改变,都会被捕捉出来,胆囊息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越来越多的人在进行常规健康体检时,被发现胆囊“异常”,长出来的一个个小息肉,让不少患者心理蒙上了一层“癌变”的阴影。
胆息肉是附着在胆囊壁的一种小小的赘生物。尽管息肉个子很小,但是胆囊里长息肉的人数可不少。接受了胆囊超声检查的人群中,大约1.5-4.5%的人有胆息肉。换句话说,人中1.5-4.5个有胆囊息肉。
胆息肉是怎么生成的?目前医学研究还不明确,有人说吃肉、吃盐太多,甚至有人说是做坏事太多……这些都没有依据。胆息肉与性别、体重、饮食、妊娠、脾气等都没有关联。这么小的息肉,凭什么令许多人寝食难安、胆战心惊?因为,有的胆息肉会癌变,会夺人命。胆囊息肉真的这么恐怖吗?
胆囊息肉多数为良性,定期观察即可
胆囊息肉主要是指胆囊粘膜的表面隆起并突向腔内的一类病变,也被叫做“胆囊隆起性病变”,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最常见原因是因为胆固醇的沉积,摄取过多的胆固醇或脂肪后会堆积在胆囊壁上,慢慢的就会形成一个一个球一样的突起物,不过谁会“不幸中招”是由体质决定的,并非肥胖或者脂肪含量高的人就会容易形成,此外与胆结石没有必然联系。
虽然胆囊息肉多数为良性,没有任何症状不适,可保守治疗,但现实情况是,当我们照B超时,很难从外观上去辨认息肉属于胆固醇性息肉还是腺瘤性息肉或腺肌症等,一旦混淆,极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后果,发展成为胆囊癌,预后很差。
因此专家建议当胆囊息肉难以抉择时,如果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都建议手术治疗:
1、息肉最大直径≥1cm,尤其属于单发息肉;
2、息肉最大的直径虽然小于1CM,但定期观察后发现息肉快速增长,增长幅度大于2MM;
3、患者有胆囊息肉且合并急、慢性胆囊炎;年龄超过50岁,合并有胆囊结石;
4、在超声检查下,发现胆囊息肉血供丰富,怀疑癌变者。
专家提醒,如果患者初次检查胆囊息肉小于1cm,一定要在3个月后或者半年进行一次复查,如果息肉大小没有变化,在延长至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
如果属于单发息肉,且大小接近1cm者,则最好再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进一步确诊,无论如何发现胆囊息肉先不用过于担心,可到肝胆状况门诊进行确诊再说。
对于胆囊息肉,有问题要问
不少患者认为不吃早餐是导致胆囊息肉的原因。
对此专家表示,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如果不吃早餐,晚上分泌的胆汁无法充分被利用,一直存留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有可能刺激息肉的形成或者使已经有的息肉变大,变多,因此规律饮食是一项预防胆囊息肉的有效措施。
来源:搜狐网、39健康网
快来咨询大医生吧!让《共享大医生》来为你排忧解难。
《共享大医生》每周将有医院副主任以上医疗专家走进直播室,分享医学专业经验,开展疾病直播问诊,让你不出家门就能享受著名大医生的医疗服务!
周一:医院
周二:医院
周四:医院
《共享大医生》播出时间:每周一、周二、周四上午10:10--11:00,欢迎收听!
看!黑!板!
以下是重点
听节目不仅能和大医生直接互动,还有福利等着你!
每期《共享大医生》单元会有五位幸运听众获得本单元医疗专家的免费专家号,接受专家的问诊和治疗。
这么厉害的大医生,还不快来围观提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wuanshizx.com/wabk/13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