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赵军因何惨败盘点赵国五大致命失

儿童白癫疯怎么治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673631.html

接上篇:长平之战赵军因何惨败?盘点赵国“五大致命失误”之用人失察

敌情“失”明

《孙子兵法》云:“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如果敌情都不掌握,甚至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这仗还怎么打?

然而,长平之战就是如此。

赵括接替廉颇接任主将,尽在秦军掌握之中。

而秦国这边,用武安君白起悄悄换下王龁是当时最高机密。秦昭襄王还专门下了死命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

(影视剧白起形象

对此,赵括还蒙在鼓里。

赵军前锋沿丹水东岸布防,防线之后大小东仓河谷地,再往后是西起长平关、东至故关的百里石长城,纵深合理,攻防兼备。白起也沿丹水西岸坡地不断强化壁垒,优化布局,营造和赵军旗鼓相当的战略大纵深。秦、赵两条防线在丹水北段丹朱岭下几乎汇聚。双方旗鼓相当,进入了寂静的僵持阶段。

此时的赵括,还以为自己的对手是名不见经传的王龁。

(秦赵两军攻防示意图)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白起排名第一。

长平之战事关秦赵两国国运,双方共投入兵力近百万。尽管有人对这一具体数字有争议,但大多数史学家认为,双方兵力不下六十万。

像这种大兵团的决战,缺乏实战经验的赵括显然不是战神白起的对手。

姜还是老的辣。可以推断,白起经过巧妙伪装、散布虚假军情,让赵军误以为秦军屯粮之所在空仓岭,赵军必全力攻击这个“软肋”。一旦接战,秦军示弱佯败,将赵军逐步引入既定战场。赵军主力出来容易,回去就难了。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较为详细记载了长平之战经过)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对此战记载的比较详细:

“秦军佯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闲,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而秦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如果说,赵军截粮未成,误中“空仓岭”的圈套,那么秦军截粮应是大获成功了。“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

(长平之战第二阶段攻防态势示意图)

赵军主力全力扑向丹水西岸之时,后方空虚,两支秦军奇兵乘机猛攻赵军腹地大东仓河谷地,不仅绝赵军粮道,还将赵军分割为东西两部;二是沿米山北上,攻克故关、长平关等赵军防线的主要据点,掌握了百里石长城全线。

至此,赵括才如梦方醒。知道自己的对手不是王龁,而是“杀神”白起。

然而,为时已晚,40多万赵军重围困,落入白起设下的“圈套”。

(影视剧中的赵括)

不过,赵括也绝非只会“纸上谈兵”的无能之辈。他率领的赵军被秦军包围了整整46天,期间没有任何粮草。

赵军身处绝境,却能保证军心不乱,还可以多次发动有组织的突围战斗,直到赵括被秦军射杀,赵军才最终崩溃。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

“(赵军)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

一代军事谋略天才少年,还未起飞,便折戟沉沙。命也,运也?

(长平之战场景图画)

欢迎继续阅读:长平之战赵军因何惨败?盘点赵国“五大致命失误”之国策失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anshizx.com/wany/155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